凰城烟沙_第一章 山雨欲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山雨欲来 (第6/9页)

周铮之妹周静,司礼监秉笔大监魏忠贤侄女魏玲沁。户部侍郎范浩正之女范玉珍,工部郎中应祥之女应瑶,光禄寺典簿姚宗正之女姚宝儿。”说罢又一气呵成的道,“一同入殿觐见。”

    入了钦安殿的大门,内侧有几十名带刀近侍伫立两侧。坐在宝座中央的便是穿着龙袍的皇帝,胸前绣了条奔腾的游龙,左右两个肩膀上、前后的膝盖部位以及衣襟中都绣有团龙。龙袍下摆处绣着“海水江崖纹”,有一统山河的吉祥寓意。穿着它的每一位皇帝,似乎都在向世人述说着自己无上的权力。见他手里捻着一串珊瑚雕夔龙福寿纹手串,饶有兴致的打量着我们。侧坐的乃是当朝太后。我朝向来以左为尊,从左往右依次是张嫣,周静,魏玲沁,我和应瑶,最末便是姚姐姐。

    我们都俯下身子,跪伏在金灿灿的地砖上一同开口道,“臣女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望了一眼太后,太后也悠然自得的点了点头,接过内监呈上来的茶水,轻抿一口方道,“都快起来吧,可别跪坏了身子,你们可都是京城中达官显贵的千金们,若是跪坏了身子,你们的父亲都跑到哀家面前,让哀家赔偿该如何是好!”

    张嫣姐姐首先笑道,“太后打趣臣女们了,臣女的父亲们哪敢。”

    我却在一旁紧闭双目,遥想着我大明朝的皇帝、那位睥睨天下的王者此刻就在眼前。又想着他每次临朝都要面南而坐,群臣朝北而跪。倘若真的入了这后宫,那便要和群臣一般,次次见面都要屈膝行礼,不光是皇帝,还有面见众姐妹时候的礼仪,这些繁文礼节仅是想想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皇帝以为我过于紧张,便着人取了萧来,为我们吹奏一曲,意欲缓解压力。殿内萧声响起,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我想起今日在宫中遇到的风波,心有所感,便倚诗而和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所吟诵的诗词和此时此刻的场景倒是极为相似,不知是否是他闻言来了兴致,箫声灵动,高亢极了,如汹涌的海浪层层推进,忽高忽低,忽轻忽响,高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我并无半点怯懦,依旧高声继续吟诵道,“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萧声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我心中暗惊,“还从未听到如此清翠的萧声,比竹节所铸的竹萧声还要清翠几分,到底是用何器皿所奏,绝不会是翠竹所铸。”不容我多想,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随之便是一片万籁俱寂,我最后附和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萧停,只听大殿上传来清脆的一笑,“好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着便打量我道,“就是不知,你是不是朕要找的哪个人!”

    我见他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加身,又叩了个头道,“臣女参见皇上,方才冒犯之处还请皇上见谅。”

    他却抿嘴笑着,还在回味着刚才的诗句,“嗯,方才你咏的这首词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吧,倒是极贴合朕的意境,也只有你敢在朕吹箫的时候倚歌而和。”说罢他便问道,“为何选了这首词附和,朕原本要给他配一曲晏几道的《清平乐》:

    蕙心堪怨,也逐春风转。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

    眼中前事分明,可怜如梦难凭。都把旧时薄幸,只消今日无情。”

    我却摇了摇头,“皇上可曾听闻南宋诗人李清照评价晏几道,岂不闻晏几道的文风苦无铺叙,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他怅然道,“所以你就用了辛弃疾的词来附和。”

    我轻“嗯”一声道,“皇上此曲豪放极了。”旋即话锋一转,“不过此曲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

    他随之将脸色一沉,“你是说朕的这首曲子上阕平淡至极?”

    我急忙找补道,“皇上哪里的话,此曲原不可言传,只可意会。一讲便成了画蛇添足,然而闻此萧声画蛇既成,臣女的此举只是添足而已。徒惹皇上不高兴了。”

    他兴致盎然的道,“朕哪里有不高兴,仔细说来听听。”

    见他来了兴致,我含笑道,“皇上此曲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好一个聊为助意而已。”他眼睛一亮,“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