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四章 调军出发 (第2/2页)
个是老种。 童贯的第一选择本来是刘法,因为老种和自己秉性不和,两人在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生出矛盾。 但是现在刘法的大军还在淮西攻打王庆,一时半会回不来。 然而战机却是一瞬而逝的,不可能等刘法回来再说。 如此一来,大军统帅就只能落在种师道的头上了。 赵佶也是贪功心切,当即便下圣旨,调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种师道带兵进京。 担任伐辽大军都统制。 节制诸路兵马。 光禄赵良嗣启奏道:“辽国百姓饱受契丹摧残,早就盼着天兵降临的一天了。 童太师大军所到之处,北地汉民必定夹道欢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燕云之地,弹指可下。 到时候陛下便能建立千年不朽之功业。 臣先预祝吾皇千秋万载,永垂不朽。” 其余人见状纷纷暗骂这厮是个马屁精,骂完以后也得跟着出来高唱一句。 “陛下千秋万载,永垂不朽。” 赵佶听着众人的恭维,却有些飘飘然的感觉。 又听赵良嗣所言,北地汉民都心向大宋。 心向大宋的就是自己人了! 于是当时便下了一道圣旨:“众将士不得杀戮一夫,傥或昏迷不恭,当议别有措置。” 赵佶想的很好,辽国岌岌可危,自己派大军压境,然后再彰显仁慈。 恩威并施之下,辽国还不是拱手来降。 这回连童贯也是如此认为。 因为他从金国的战报中只能看到辽国奄奄一息的气象。 金军打到了中京,辽军就能望风而逃。 自己打到燕京,那结果自然也是一样。 君臣之间一片和谐,只等着童贯归来就开庆功宴。 四月初,种师道接到圣旨调令,星夜兼程赶来东京。 童贯为了保险起见,又请圣旨调来了种师中,还有刘法部下驻守后方的焦安节等一众大将前来助阵。 赵佶颁下圣旨,封童贯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勒兵十万巡边。 蔡攸为副使,实际上是监军。 同时任命保静军节度使种师道为都统制。 武泰军承宣使王禀、华州观察使杨可世为之副。 大军浩浩荡荡开往辽宋边境。 兵马离开东京,第一站便是河北大名府。 大名府成高墙深,兵马众多,道路宽阔,交通便捷,会作为物资转运的重要节点。 梁中书热情招待了童贯与西军诸将。 深夜,童贯和蔡攸便住进了梁中书的留守府里。 梁中书毕竟娶了蔡攸的妹妹为妻,两人还是实在亲戚。 当晚便给蔡攸安排了一整套服务,十几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伺候的蔡攸第二天走路都走不稳。 童贯见状,顿时计上心头。 他明确的知道蔡攸名为副使,实为监军。 要是有这么一个不通军事,还喜欢指指点点的书生在自己旁边,到时候肯定会耽误事。 正好他今日看到蔡攸满面春风的样子,便想起了蔡攸的爱好。 蔡攸好色。 童贯暗中叫来了自己的亲信,让这亲信去将城里最出名的青楼女子全部找来。 轮番给蔡攸灌迷魂汤。 果然,没过几天蔡攸就走不动路了。 大军启程的时候,童贯还故意让那些青楼女子在蔡攸的茶里下了泻药。 让他上吐下泻,无法随军出发,这样他就能名正言顺的留下来享清福了。 这一切都在梁中书府中发生,蔡攸是当局者迷,梁中书旁观者清。 可他也不敢提醒蔡攸。 童贯南征归来,已经因功接替了蔡京的太师之位。 现在满朝上下无人不畏惧童贯的威势。 蔡京虽然在朝堂上树大根深。 但官场就是人走茶凉。 你先前多么牛,现在不行了,人家肯看在过往的情面上尊称一声大人都算好的了。 现在蔡京的党羽都恨不得立马飞过去抱住童贯的大腿。 他梁中书没了岳父蔡京这座大靠山,以后还得依靠童贯的势力往上走。 这时候要是说破了童贯的计策,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只能对不住蔡攸这个大舅子了。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