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乾隆朝当皇帝_第542章 教育,科举制度大变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2章 教育,科举制度大变革 (第2/2页)

龄儿童,进入学校学习了。

    对于那些成人文盲,也通过朝廷下令,各级州府衙门,开办补习班或者夜校等等来进行扫盲,让他们学会认字。

    可以说,大清帝国政府接下来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一点都不会比军费少,甚至更多。

    与此同时,大清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科举考试,在去年就举行了,无数的学子们纷纷应考。

    只不过,洪熙更改了原本的科举制度,将科考分成省考和国考两次。

    并且,取消了几百年来所谓的秀才,举人,进士的等级划分。

    通过考试的学子,也不会直接授予官职的,而是先成为,没有品级的吏员,然后再一步步的向上爬。

    这也就取消了学子们,一步登天的机会,让不少有志成为状元、榜眼和探花的优秀学子们,大失所望。

    尤其是科考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等等,大量的考题都是涉及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格物致知方面的知识,这让很多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擅长诗词歌赋的学子们,大为不满。

    很多落榜的学子们,更是开始诋毁帝国政府的科考制度,甚至开始宣扬前明朝廷的科考制度才是正统。

    但是,整个大清的科考录取的总人数,却多达数千人,录取的规模比起以往的历朝历代,都要多得多,哪怕仅仅是当吏员,也比普通人要强上不少了。

    这使得更多的学子们,尤其是那些才华本不是太高的学子们,反倒是赞扬起大清朝廷的新科考制度了。

    毕竟,只要能够通过科考,哪怕是没有品级的吏员,也算是进入了仕途了,如果发挥好的话,未来未必没有机会,进入中枢,成为内阁高层的。

    帝国的新科考制度,虽然让很多自诩为精英的,优秀学子们,大为不满,但是,却赢得了更多的读书人的支持。

    以至于帝国的这一科考制度,能够继续推行下去,并且,得到越来越多读书人的,拥护和支持。

    很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能够参加此次科考的读书人们,都大为后悔,纷纷发誓,会在来年参加科考,不用想也知道,改革后的新科举考试,参加的人数一定会非常多的。

    随后,其他的内阁各部尚书们,也纷纷报告了,各自的情况。

    总体而言,虽然整个大清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但是,整个帝国都正在蒸蒸日上的发展。

    大清帝国,未来必定会强大起来,距离洪熙皇帝的期望,也越来越近了。

    未来的大清帝国想要称霸世界,想要同其他国家抢夺殖民地,或者说避免被敌方强国殖民,那么,大清帝国就必须,要发展强大起来才行。

    只有大清帝国本身强大起来,才有足够的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开疆扩土,大肆扩张。

    通过掠夺其他地区的资源,土地,让大清帝国变得更加的强大,让全国的老百姓们,全部都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海军上将的重生乾隆朝当皇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