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0  (第1/1页)
    心中暗笑。    颜良所拥有的先知,优势就在于预知历史的走向,还有那些名人的性格和能力。    许攸虽智谋过人,但大多数时候,却只能通过名声、战绩这等表面的情报来推判一个人能力。    不过许攸后半段话颜良却很赞成,刘表虽然不是什么雄主,但能力还是有的,况且手下还有十多万的带甲之士,自己想凭着六千步骑就一口气吞下荆州,显然是不太靠谱。    如果刘表真的那么草包的话,早就被曹操灭了,又何能撑到今天。    权衡到这些,颜良便微微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刘表势大,想要吞并其基业不可急于一时,先得在荆州立稳脚根,然后再徐徐图之。”    许攸暗松了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颜良急于求成,妄图以武力强取荆州,眼下见颜良听得如此,便不禁为颜良的沉着和冷静而敬佩。    “目下咱们尚未公然背判袁绍,而刘表至少在表面上宣称支持袁绍,我以为,咱们倒可以在这一点上做文章。”许攸捋着胡子,笑得有点诡秘。    “先生有什么妙计?”颜良眼眸一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颜良心中早已盘算好了一套大略,他隐约猜测许攸多半跟自己想得差不多,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现下许攸既是是自己的谋士,就得给他施展的空间,让他感到在自己手中,能够有用武之地。    许攸便不紧不慢,略显得意的将他的计策道出。    许攸认为,他们可打着袁绍的旗号,借着结联刘表为名,仿效当年张绣,向刘表提出屯驻于荆北,由颜良出力,刘表出粮,联手对付曹操。    刘表不敢得罪袁绍,又不愿直接与曹操发生冲突,如此两相权衡之下,他就只有接受颜良的联合请求。    如此一来,颜良便可堂而皇之的在荆州落脚,趁机扩充势力,收买人心,然后再肆机徐图荆州。    听罢许攸洋洋洒洒的一番妙计,颜良心里笑了。    许攸的计策,正是他所想。    颜良“剽窃”了刘备的计策脱身前来汝南,自然要“剽窃”得更彻底一点,历史上的刘备就是靠着依附刘备发展势力,经营人脉,为最终打下荆州奠定了基础。    不过颜良却不是单纯的山寨,而是进一步的改良。    其一,他要像张绣那样,争取到和刘表同盟的地位,而非刘备那样的附属关系。    其二,他更不会像刘备那样,苦等多年,等到刘表挂掉都不敢出手,一旦羽翼丰满,他会毫不犹豫的跟刘表翻脸。    “先生的计策,甚合我意。”颜良表示了赞同。    许攸越发得意,便道:“既是这样,那这仗也就不必打了,咱们就暂且安营,尽管派人前往襄阳同刘表谈判。”    “不,这仗非打不可。”颜良语气中杀气渐露。    许攸一怔,表情顿时有些茫然,“将军既然也同意跟刘表联盟,却为何还要动武?”    颜良冷笑一声:“想跟刘表这个滑头联盟,光靠袁绍的名头是不够的,还得靠这个。”    刀锋似的目光陡然一凝,颜良将手中的长刀握得更紧。    第十九章谈判是打出来的    (求收藏啊,过往的看官顺道收藏一下吧,养肥再杀也可以,新人不易啊)    刘表确实是个名符其实的老滑头。    当年他先是靠张绣屯兵南阳,抵挡北面的曹操。后来刘备来投,他又把刘备安排在新野,继续替他抵挡曹操。    有此二人为他看门守院,十余年间,刘表几乎没有跟曹操有过正面交锋。    张绣乃是西凉军阀的一员,手下更有数万西凉雄兵,其叔父还有汉廷所封车骑将军的头衔。    至于刘备就更不用说,来投奔刘表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刘皇叔。    而眼下的袁绍,虽然还挂着袁绍部将的名头,但无论声名、地位还是实力,都是比不得那两个人的。    刘表手握十万雄兵,又焉能乖乖的开门迎客,和只有六千兵马的他联盟呢。    所以,颜良决定先兵后礼,打一仗给刘表点颜色看看,让他看清楚自己的实力,然后再把他逼到谈判桌上来。    许攸却还没有领会颜良的意图,表情一时间有些茫然。    “不打一仗,让刘表见识一下我的厉害,他能放下身段来跟我结盟吗。”颜良解释道。    许攸恍然大悟,目露敬佩之色,赞叹道:“没想到将军想得这么周全,嗯,这一仗看来是非打不可。”    “不但要打,还得打得漂亮,打到刘表心服口服,主动找我来谈判。”颜良语气豪然,刀锋似的眼眸中闪烁着凛烈的杀气。    “仗要打的漂亮……这样的话,那得好好的谋划一条计策才好……“    许攸捋着胡子喃喃自语,不多时,那眯成一条线的眼缝,便掠过一丝诡秘的笑。    【6u6u6u.ㄈòМ】    三十里外,一支万人的军队正在疾行。    那一面“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