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0  (第1/2页)
    其他了,忙引着卫桓姜萱去视察工程。    姜萱仔细看过,墙体夯实,瓦片质量也不错,屋子距离足够,听程嫣一一介绍规划,她十分满意点头,“不错。”    褒奖过程嫣,又鼓励安抚了孩子们一番,看程嫣精神抖擞继续去督工,姜萱和卫桓缓缓打马,驻足在育幼堂前方的高坡上。    俯瞰下去,看得更清楚,房舍整齐,规划严正,姜萱很满意,“入冬前,育幼堂就能用了。”    “嗯。”    卫桓颔首,不过他道:“建得大了些。”    大致入住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按程嫣方才所禀,约莫就住一半而已,就算预留空间,也建得过分大了。    想到此处,他看了姜萱一眼,有些不解。因为这规划都是经她手的,她向来心细,并不会算出这么大的差错。    姜萱便笑:“定阳城中小乞孤儿不少,既然有位置,不妨暂安置进来。”    并州冬季严寒,缺吃少穿的小乞儿们熬不熬得过去只能看命,现在不求吃得多好,至少有个地方越冬。    这是姜萱一早就规划好的。    卫桓皱了皱眉:“小乞孤儿人员复杂,奸猾者不少。”    毫无疑问会给管理增添许多难度,他是不赞成的,这是个军属遗孤育幼堂,何必自寻烦恼?    “到了明年春,老实不生事的可以继续留下,至于奸猾懒惰的就放出去自求生路罢。”    该做的事情做,但也不能滥好人,姜萱心里有数。    卫桓皱了皱眉,仍不大赞同,不过想着是姜萱的主意,便没说话,算默许了。    姜萱还不知他?    一眼就看出来了。    卫桓身世坎坷艰难,性子偏执孤冷,少仁爱之心,姜萱一直知道的。她不赞同也不愿意他一直这般的,若遇上机会,总会劝教引导一番。    她轻声说:“从前我不是说过了么?”    “我予不过滴水,于受者或许就是活命涌泉,不过举手之劳,咱们何乐而不为呢?”    她笑道:“尝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位置越高,责任越大。    总不能享受权利,不付出义务。    在姜萱看来,这应也是上位者的义务和责任之一。    “我家阿桓现在是一郡之主了,自和从前不一样的。”    她侧头含笑看他,“你说对不对?”    她娉婷而立,笑意盈盈看他,这个“我家阿桓”落在耳中,卫桓唇角翘了翘,也不驳了,“嗯”地应了一声。    当然,这道理他还是没往心里去的。    这一辈子,旁人从未对他有分毫怜悯爱惜,他也不需要,他更不会去怜惜旁人。    卫桓只关注他要关注的人,并牢牢护持。    十几年根深蒂固,他这么一个偏执的人,想扭转谈何容易?    姜萱如何不知?    她也没打算一次就拗过来的,慢慢来,慢慢引导劝教,不能急。    所以说过道理后,她又换一个角度分析这件事,“城中的小乞孤儿,有一些还是阵亡兵士儿女呢。”    前头说过,有被母亲抛弃的孩子,也有被叔伯婶姆嫌弃撵出门,又或者祖父母年迈熬不过去的,总之这定阳城内的小乞儿其中一组成部分就是这些阵亡兵士儿女。    所以巡城的军士向来是不撵城内小乞儿的,遇上犯事的,也多以教育为主。    这点,卫桓自然是知道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