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8章 (第2/2页)
只是,她现在觉得杜宣缘太过执着于虚名。 “这王位于你而言有什么用?”她问 孰料杜宣缘反问她:“这王位为何于我而言无用?” 淑妃面上冒出一闪而过的茫然,显然是被杜宣缘问住了。 她默然片刻,道:“你今日索取的一切,皆是从你丈夫手中夺来的。他未随军入宫,不知道你做了这样的事情。可消息很快就会传出去,皆是一切都为泡影。你只是想过这一次瘾吗?” 淑妃不清楚杜宣缘“失踪”这几年的境遇。 但她知道历王谋反,普天之下只有“陈仲因”麾下的定北军可与他有一战之力。 江南那两个根本靠不住。 也就是因为揣着一腔妇人之仁,他们才迟迟不曾自立为王,实则早就对大成积怨已深。 所以即便刚刚被找出来,对外界一无所知,她也能猜到,来得是什么人。 而她并未见到“陈仲因”,今日主持局面的人一直是杜宣缘。 不仅定北军的将领都信服于她,她所表现出的魄力、做出的决策,都不是困于深宅的女子所能做到的。 所以淑妃推测,杜宣缘失踪的这几年,许是追随“陈仲因”。 同他南征北战,取信下属,同时自己的眼界愈发宽广,心也被养野了。 才会在这种时候,撷取本该属于“定北大将军”的成果。 淑妃并不认同杜宣缘的做法。 在她看来,杜宣缘的举动对她本身百害而无一利。 杜宣缘过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瘾,可等“定北大将军”赶到宫中,得知她的所作所为,又当是何想法? 届时夫妻离心,她依靠丈夫所获得的一切都会被剥夺。 淑妃一直坚信着,再怎么有锋芒的女人,都应该在男人面前收敛,只有明哲保身,才能在父权、夫权下苟且偷生。 不过…… 淑妃想:以自己的立场,是不该说这样的话。 杜宣缘显然在定北军中拥有一定的势力。 她和“陈仲因”陷入争权夺利的内斗,只会对她与幼子收回权力百利而无一害。 自己又为何要提醒她呢? 就在淑妃纠结时,杜宣缘忽然起身。 只见她将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道:“入口寡淡,后韵绵苦。我不喜欢这茶。久闻淑妃娘娘这云顶青萍,如今尝了只觉不过如此。” 她伏身在淑妃耳边轻声道:“既已登上云顶,为何要做随波的无根浮萍?” 淑妃闻言神思不属。 “从始至终,都是我。”杜宣缘站定,眺望宫殿外的远空,“我不过是拿到自己应得的东西。” 第212章 馊主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