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第2/2页)
杜宣缘有多的注意,只寒暄几句,问了问皇城近年来的风土人情。 杜宣缘笑着应答,滴水不漏。 若是一个怀揣着叫高官另眼相待的年轻人,恐怕要被王刺史这种特意积极邀约,宴席上又不冷不淡的态度刺激到。 不过杜宣缘的心思全然不在拉帮结派上。 丝乐钟鼓暂歇,宾主尽欢地散去。 两个格外年轻的身影怎么来的、又怎么离开。 王刺史抿一口去年的陈茶,眉头微皱,听着门房回禀,浅浅“嗯”了一声,挥手令他退下。 “那个陈仲因有点意思。” 他下首的长史道:“待人接物,行事老道,不像个二十岁不到的寒门子弟。” 王刺史轻笑一声,道:“这是穆旗奔的福气,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好吃好喝招待着,送走便是。” 长史应了一声,又道:“常峪县令说的那件事。” 王刺史“啧”一声,手中的杯盖落下,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一个王家旁支,既然证据、口供齐全,按律法办事,总问东问西的做什么?” 。 “哥哥。” 阿春见周围没什么人,凑到杜宣缘身边小声问:“那个杀人的女子,是张哥哥口中麻烦你打听的人吗?” 杜宣缘笑道:“想知道?自己打听去。” 阿春闷闷“哦”了一声,又在杜宣缘身旁絮絮叨叨:“西梅镇人,嫁给王家,年前带重病的丈夫求医……我觉得就是张哥哥心心念念的姑娘。” “光觉得可没用啊。” 阿春自顾自道:“可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丈夫,她几个月前分明是那样渴望自己的丈夫好转起来……” 杜宣缘不回话。 阿春又道:“说不准她的丈夫只是旧病复发,旁人误会了呢?” “你读过《洗冤集录》?”杜宣缘突然打断她的话。 “啊?”阿春一怔,摇摇头,“没读过。” 她连《洗冤集录》是什么都没听说过。 杜宣缘扫了她一眼,道:“我们不做判案的营生。” 阿春愣在原地。 待她回神时,却见杜宣缘已经走远,阿春赶忙追了上去,道:“可哥哥不是答应去打听那位姑娘的近况吗?” “是啊。”杜宣缘应得干脆。 “明天早起去趟西梅镇,打听打听张承绩的旧青梅,即便当真是那杀夫犯妇,这不是还没有处斩吗?能问问近况。” 阿春这回是彻彻底底愣住,定在原地看着杜宣缘头也不回地向前走。 她脑子里一团乱麻。 连自己怎么回到驿站、上床睡觉都不记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