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  (第1/2页)
    “怎么不好吃!”想到他吃的多半是原始版本,姜舒月信心满满,“等我种出来给你尝,你就知道了。”    不过那三样都是粗粮,穷苦百姓拿来填肚子的。高门大户家的公子哥儿吃惯了细粮,也有可能不爱吃。    姜舒月再次绞紧帕子,磨了磨牙道:“那亩产千斤的小麦,你感兴趣吗?”    其实她手上还有杂交水稻,但在印四娶她之前,姜舒月不打算掀底牌。    就连小麦,她都是有保留的。    话音未落,见对方诧异抬眸,姜舒月就往回找补:“我是说可以试一试。我有经验。”    四阿哥注视着那双圆溜溜的杏眼,起身下炕:“走,带我去后院瞧瞧。”    一看有门儿,姜舒月恨不得扶他出去:“后院的玉米再过个把月就能煮着吃了,完全成熟还要一个多月。大豆已经出苗,番薯月底扦插下地。”    前院的蔬菜是间作,后院的粮食是套种。间作是为了预防病虫害,减少杂草,解放劳动力。套种则可以很好地平衡土地肥力和作物之间的关系,避免争肥争水,还能避开集中收获的时间。    里头学问大得很,姜舒月都不敢说完全掌握。    介绍完粮食试验田的情况,姜舒月让立夏和小满去休息,自己带着印四逛,各种画大饼。    由于没有邻居,又是一进的院子,前院相对较小,后院目测差不多有一亩地左右。    逛完一圈,被小姑娘眼巴巴盯着,四阿哥含笑垂眼,并不看她:“小麦的事先不说,只说这三种粮食,什么时候能收完?”    姜舒月想都没想:“霜降之前。”    四阿哥道了一声好:“霜降那天,我带人来称重,八百斤,一斤都不能少。”八百斤是平均产量。    姜舒月狠狠点头:“放心,只多不少。”    外头太晒,两人逛完一圈便回屋了。走到灶屋的时候,冯巧儿问中午吃什么,姜舒月含笑说:“韭菜馅的饺子,做鸡蛋和猪肉两种,多放鸡蛋多放肉。”    冯巧儿欢喜应下,拉着左小丫准备去了。    头茬的韭菜肯定香,更不要说多放鸡蛋多放肉了。    饺子端上桌的时候,姜舒月破天荒没走,而是留在东屋陪着“大靠山”一起吃。    给他添茶,给他倒醋,热情地给他碗里夹饺子,小心翼翼问:“怎么样,成交吗?”    她给的利益虽多,愿意五五分账,到底涉及对方终身大事,还有说服家里等一系列复杂操作,怎样也要多给对方些时间考虑。    但夜长难免梦多,姜舒月已然交出一些实底,若不能成,恐怕会有麻烦。    四阿哥专心吃饺子,半天没接话。    结果是他想要的,过程还有惊喜,可他为什么没有最开始她向自己表白那会儿高兴呢?    “你亲我一下。”四阿哥在答应之前,试图给自己找回最初的快乐。    亲他一下没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