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_鱼目混珠 第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鱼目混珠 第42节 (第2/3页)



    傅至景不忍再看,低声问:“你想杀我?”

    孟渔手抖个不停,牙关打颤,“我宁愿我们死在川西。”

    爱是真真切切的,他从不后悔舍命救下傅至景,但如若那时能双双赴死,起码将爱留在了最浓烈真挚的时刻,也不必面对这样多苦不堪言的欺瞒。

    傅至景将短刃塞到他掌心,握紧、再握紧,“我这条命是你救回来的,我等你亲手来取。”

    他这样说着,希望孟渔能借着这股恨撑过去。

    傅至景走了,带走了孟渔的三魂七魄,带走了他的喜怒哀惧,连同他的爱与恨也一并连根拔起。

    龙腾九天,鱼入浅潭,飞龙游鱼不同路,从此山水难相逢。

    作者有话说

    哈特痛痛。

    第51章

    除夕近在眼前,不到五日光景。

    举国上下都为欢庆新春欢喜鼓舞地张罗起来了,为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衡帝特准开春头三个月减少各地田税以慰民情,而刘翊阳再拿一捷的消息传到京都就更是振奋人心,满朝欢喜。

    在一派喜气洋洋里,张敬的判决也有了着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衡帝将其流放三千里,永世为奴,不得回京,出发的日子选得巧妙,年二十八早,一刻都耽误不得。

    张敬虽是习武之人身强体健,但到底年事已高,如此严厉的判决,还不如一刀杀了他来得痛快。

    傅至景向来知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如今身份与从前大不相同,更感受到了羽翼未丰之时的束手无策以及伴君如虎的左右为难。

    衡帝每日都会召他到光庆殿议事,对他的提携非同寻常,纵是如此,他亦难以揣摩变化莫测的君心。

    张敬和孟渔不同,前者对他有养育之恩,勉强算得上他半个父亲,他不为张敬求情,往深了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弑父”——傅至景不知道衡帝究竟在试探些什么,在如此强烈的压力下,年二十七晚,眼见张敬出发在即,他终是开了口。

    衡帝问他意欲为何,难道不满君王的判决要为张敬开脱?

    傅至景称不敢,晓之以情搬出了孝肃先皇后,请父皇看在亡母的份上轻判张敬,三千里路迢迢,正是风雪大作时,张敬如何能挨得过去,不如等到来年开春再做启程。

    衡帝不答,差大内监带来当日用做认亲的孝肃先皇后遗物,让傅至景对着亡母的梅花金簪面壁反思。

    傅至景心中困惑却不敢有逆,掀袍跪地凝视着烛光里的梅花簪。

    衡帝老神在在地端坐在书桌旁翻阅奏折,仿若不知九殿下的忐忑不宁。

    半个时辰过去、一个时辰过去,傅至景嗅出些不太寻常,衡帝似乎是故意将他困在这里。

    向来沉稳端肃的傅至景也不禁泄出几分焦灼,频频望向殿外,雪越下越大,啪嗒一声,还未来得及长成的枯枝竟被压垮。

    他的心猛地一颤,翻身面对衡帝叩首,还未出声,衡帝睨他一眼,“继续跪着。”

    殿外隐有听不清的谈话声,不多时,大内监垂首来到殿内附耳对衡帝说了些什么,又看了傅至景一眼。

    衡帝这才合上折子,沉声说:“张敬感念旧主,已自行随旧主而去,你且送他一程罢。”

    他这一声还叫得不大熟稔,喉咙里挤出来似的,“父皇?”

    大内监上前,“殿下请随奴才去吧。”

    衡帝自始至终就没想给张敬留活路,又为何非要以流放为名给他一丝妄想?

    八面莹澈的傅至景拨开一层又一层的迷雾,忽地也成了个眼花心盲之人。

    他挪着跪得酸痛的双腿缓缓站起身,跟着大内监离开了光庆殿。

    天寒雪落风啸啸,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