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9节 (第2/2页)
藩王羊毛 宋应升走后,李适对熊汝霖说道, “锦州前线的官兵马上就要回京了,一应赏赐抚恤可不能落下。” 熊汝霖只得说道, “李相,可是真没有钱啦,目前还有两百万两的缺额,要是等到九月秋收后肯定就不怎么差钱了。” 李适又看向唐永安,唐永安赶忙说道, “李相,这钱可真的印不得了啊,万一纸币贬值,银行遭到挤兑,大明银行肯定要崩盘,后果不堪设想。” 李适砸吧砸吧着嘴巴,不悦的说道 “本官是要你印钱?本官是要你开动你的脑子想着怎么去合法的搞点钱?” 唐永安顿时开动小脑袋,这搞钱的办法可多了, “要不找商人借点钱或者让他们捐献一点。” 李适摇摇头,现在商业刚刚开始繁荣,就对商人下手,有点竭泽而渔的感觉。还打击商人的积极性,不到关键时刻不能对他们下手。 唐永安又说道, “那向士绅借钱,他们可不缺钱,发行点债券强制让他们购买。” 李适还是摇摇头,今年这土地征税三策可把士绅的根给刨了,现在安抚还来不及,再对他们下手,实在有点过分了哈。 唐永安又说道, “那就只能在百官身上想办法了,听说今年的官员一个个吃回扣吃得盆满钵满的,肥得很。” 李适还是摇摇头,现在这官员还是很听话的,朝廷也好不容易达到“众志成城”。要是再去割他们的肉,不得离心离德。 再说马上就要上马考成法,现在还不宜对官员逼迫太甚。 “你们说我大明的哪个群体比较好欺负,又有钱,还不影响朝廷各方面的发展。” 熊汝霖和唐永安顿时震惊,这不就是藩王群体吗。不过这土地征税先是拿藩王开刀,留下区区一千顷的免税田,就已经让人感到不忍。 后来孙传庭出兵河南可是找的陕甘一带的藩王借粮,还有范景文重建大军,可是找的山东,河南黄河北岸的藩王提供的粮草。 看李大人这架势,还有朝廷这苦逼的状态,这还粮肯定不知道排到什么时候去了。 看李大人这意思还是要在藩王身上割肉,什么时候这大明不可一世的藩王,变成了李大人移动的钱包,真是恐怖如斯啊。 熊汝霖只是好心的提醒道, “李相,这藩王毕竟都是朱家人,和皇上是亲戚。要是把他们得罪惨了,即使当今皇上不怪罪李大人,下一任皇上就不知道。。。” 李适摆摆手, “和本官有什么关系,就算去找藩王借钱,也是你们两个去,他们怪得到本官头上?” 熊汝霖和唐永安一个踉跄差点摔倒,李大人的脑回路居然如此新奇,谁不知道是你干得。 只见李适又说道, “你们两个不管用什么办法,尽快找藩王筹集五百万两。” 两人顿时哭丧着脸,熊汝霖还是说道, “藩王真的能拿出五百万两?” 李适撇撇嘴, “不是还有几百个郡王吗,即使在北方也有三五百个各种王,一人出个几万两不就有了吗?” 下来后,熊汝霖和唐永安两人碰面商议找藩王借钱。 只见熊汝霖说道, “唐局长,这借钱的事你熟悉,这次你牵头?” 唐永安已经给李适背了太多的锅了,但是现在依旧活蹦乱跳,风生水起。 “熊大人,谁牵头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将李相的任务给完成。我们身上李相的烙印太深,李相一旦有事我们是逃不掉的。” “所以我们现在还是来商量如何尽快把钱给搞到手吧。” 熊汝霖只好点点头,自己原本可是混清流的,怎么越来越往奸臣方向发展啊,这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唐局长言之有理,我们既要将钱给搞到手,还不能有损李相的威名,要不发行债券让藩王购买。” 唐永安摇摇头, “这债券可是要还的,你看李相的意思肯定是不想还。” 熊汝霖再次震惊,为什么本官没有看出来? “那这个就有点考人了,唐局长可有思路。” 只见唐永安淡淡一笑, “本官正好想出了一个思路,熊大人帮本官参考一下。” “我们先给藩王们下达一个存款的政策,让他们按照约定的数额将钱存进大明银行,然后将这笔存款转换为三年定期存款。” “再把这定期存款转成投资,随便搞个生意,将这笔钱给亏完,然后这钱就完全到达了我们的手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