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9节 (第1/3页)
那李大人你开头搞那么多铺垫干嘛?还演的欲拒还迎?你上来直接宣布结果不就行啦! 非要搞得这么跌宕起伏,让人热血沸腾,真是浪费时间,差评! 第289章 关外轶事 大明的年过得喜气洋洋,但是这建奴的年过得却是十分压抑。 正月初十,豪格带着四千残军回来了,一个个丢盔弃甲,更是饿得瘦骨嶙峋,好不凄惨的样子。 正月十三,阿巴泰回来了,居然还带着一万余人,看那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逃难的灾民。 皇太极顿时大怒,将二人下狱治罪。 多尔衮兄弟更是直接在朝堂上翻脸,要求重处二人,然后将他们手下的牛录分给有能力的人。 这有能力的人肯定就是指他们兄弟为首的一伙人。 皇太极下不了台,只得装病昏厥才躲过一劫。 此时大清面临着内部不稳,外部也摇摇欲坠的情况。 这内部主要以多尔衮兄弟的咄咄逼人,这都是老套路了。自从多尔衮兄弟成人后,拿到了属于自己正白旗镶白旗,又立有战功,声名鹊起,就开始时常找麻烦。 又是质问为什么要让他们的额娘殉葬,又是疑神疑鬼父汗努尔哈赤当时立下的遗嘱是不是让多尔衮继位。 这时候的大清,可不是以后入关的大清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现在的大清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各旗主都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皇太极贵为大清的开国皇帝,也难免被这些手握兵权的旗主束缚。 这外出没有抢到东西,满洲人可是怨气十足,这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怎么过?这是不是你皇太极的领导能力不行。 外部情况就是基本统一的蒙古部落又开始朝三暮四,最近更是听说靠近长城的部落和大明搞得火热,贸易频繁。 这豪格回来了说是蒙古人先跑导致了战败,这阿巴泰回来也说蒙古人先跑导致了战败。 看来这些蒙古人是必须要敲打一番了。 最后皇太极和几个心腹商议,一是要安抚满洲人的情绪,二便是继续稳住多尔衮等人。 安抚满洲人的情绪很简单,处置战败的罪魁祸首,然后给予物资保障。 皇太极是不想处置豪格的,毕竟是自己的长子,最近皇太极越发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太行了,这其他的儿子可没有长大成人。要是自己突然去了,可争不赢多尔衮。 为了保住豪格,皇太极只能象征性的处罚了豪格和阿巴泰,把锅推给蒙古人,然后尽最大力在物资上满足满洲人。 这大清的物资可不多,但是有钱啊,这么多年抢了那么多钱,自从晋商倒台后这钱根本就花不出去。 正好蒙古和大明交易频繁,这大清也可以乔装打扮一下前去交易,换点物资回来。 还有便是在小弟身上勒索点油水,这朝鲜和北面的蒙古部落可遭老罪了。我大清直接狮子大张口,这不给也得给。 稳住多尔衮等人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那便是今年秋天答应让多尔衮挂帅入侵劫掠大明。 话说这靠近长城的蒙古部落最近可发了大财,以往虽然和大明通商,但是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还有固定的交易数额。 但是不知道大明怎么突然变了天,最开始大明的商人大肆收购羊毛,好家伙这羊毛以前可没有人要,这还能卖钱。 蒙古人只能笑话大明人傻钱多,我蒙古啥都缺就不缺羊毛,只要给钱咱就卖。 蒙古主要是购买大明丝绸、布匹、药材、瓷器、茶叶等。 以前啊,那都是小规模的供应,这年后在京师的驻军回归后,市面马上出现了大量的布匹和玻璃镜子。 这大明的布匹那质量那手感直追丝绸制品,关键价格相对还便宜,深受蒙古人的喜爱。棉布就算了,这羊毛布简直闪瞎了蒙古人的狗眼。 原来羊毛还能织布,这柔软度,这温暖感太尼玛幸福了,羊毛布一出直接风靡整个蒙古。 还有那巴掌大的玻璃镜子,更是深受贵族们的喜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