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第1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9节 (第2/2页)



    “这前线将士都在打仗,李卿更是在前线指挥,朕居然在后方吃这么奢侈的东西,要知道现在朝廷用度紧张,以后不要弄这些贵重之物。”

    崇祯这话一说,周皇后顿时眼睛一红,想着以前朝廷穷的时候,皇上根本吃不上这些东西,甚至连龙袍都不敢做新的。

    现在好不容易富裕一点,皇上还是不改节俭的毛病。

    “陛下,您就放心吃吧,这对你身子有好处。再说买这些也没有耗费內帑的钱,这是臣妾私下买的。”

    崇祯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上次说和李卿的夫人搞了一个玻璃工坊,收益很好吗?”

    周皇后微微一笑,

    “这两月也就挣了十万两,给陛下买点补品问题不大。”

    第275章 崇祯十六年

    崇祯却是淡淡的说道,

    “哦,还行吧。你好生经营着,记得给几个孩子多买点好吃的,多做几套新衣服。”

    预想中崇祯皇帝的兴奋和肯定完全没有,周皇后不由大失所望,皇上这是看不上这点钱?还是不喜欢自己做生意?

    当然周皇后肯定不知道崇祯有一张五百万两的私人存款,区区十万两真看不上。

    只有王承恩羡慕惨了,自己参股的玻璃工坊主要做原材料,还给周皇后他们的作坊供货,两个月才分了一万两。

    这时崇祯又向王承恩说道,

    “王伴伴,朕先睡一会,如果有前线的消息,你一定要将朕给喊醒。”

    崇祯话音刚落,就听见整个京师好像沸腾了起来。

    崇祯顿时一喜,

    “快给朕更衣,这肯定是前线的捷报传回京师了。”

    当然这种大喜的消息肯定要大肆传播,传捷报的信使分别从京师西城和北城的城门进京。

    一进京师就大喊大叫,

    “大捷大捷,朝廷大军昨日下午,在督师李大人亲自指挥于蓟镇大破建奴主力,攻取建奴大营,建奴全线溃败仓皇北逃。”

    本来京师最近在戒严,一听到这消息百姓纷纷走上街头,欢呼起来。

    不一会全城都知道了,这是建奴太废物了,还是我大明又从新站起来了?

    要知道建奴五次入塞打得我大明毫无还手之力,这么来看肯定是我大明又站起来了,再想想目前京师的繁荣,大明真的中兴啦。

    对于百姓而言,这只要李大人出马,这胜利不是理所当然吗。

    对于百官来说,李大人居然又胜利了,看来以后只能在李大人手下讨饭吃啦。总结经验,那就是万万不能和李大人对着干。

    崇祯皇帝更是站在门口,等着战报传来。

    王承恩赶紧说道,

    “陛下,这天冷,快回里屋等吧,奴婢已经让人到宫门去等着拿捷报去了。”

    崇祯一脸得癫狂,

    “不,朕就要站在这里等。”

    “大明中兴有望啦!大明中兴有望啦!”

    “感谢列祖列宗的保佑,为不孝子孙由检赐下李卿这种能臣。”

    看着崇祯又是笑又是哭的样子,王承恩很能理解,这真是被压抑的太久了。

    在蓟镇的李适清点好了物资和战损,便准备率领大军回京,达成当初回京过年的许诺。

    当夜李适招待一众将领,明日十二月二十四日便准备全军回京。

    稍后李适单独见了各将领,这仗是打完了,这也要开始一个个收服人心。

    李适当即化身钢铁慈父,挨个和将领们谈心。那就是只要以后听本督师的,把本督师当父亲一样尊敬,那好处肯定是大大的。

    顿时就把这些没有娘的孩子感动的不要不要的,高喊唯李大人马首是瞻,誓死效忠朝廷。

    这时吴三桂来到李适的营帐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

    “末将吴三桂拜见督师大人。”

    李适满意的点点头,很满意吴三桂的态度,这吴三桂目前看来还是要用。

    “起来吧,等在京师过完年后,你再返回宁远。以后你就是本督师的人,军中一切用度朝廷都会满足你。”

    吴三桂顿时大喜,这下稳妥了,又回到朝廷的怀抱,还找了一个大靠山。李大人这条腿那真是又粗又大,再也不用担心朝不保夕了。

    “末将唯李大人马首是瞻,誓死效忠朝廷。”

    李适淡淡一笑,

    “接下来朝廷的重点目标便是建奴,你回宁远后扩充兵力,慢慢向北扩张,为朝廷将来北伐建奴做好前站准备。”

    “这京师刚倒了一批世袭罔替的公侯,本督师看你吴三桂将来就能补上这个缺。”

    吴三桂再次大喜,李大人的意思是将来混个世袭罔替的公爵也不是问题,这该卖点命了,

    “督师大人,这次建奴损失惨重,短时间内肯定没有实力再对我大明用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