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节 (第1/2页)
“李适,老夫可是皇上的丈人,绝对没有叛乱的理由,快把老夫给放出去。” 李适嘴角一笑, “怎么没有可能,叛贼喊得口号可是扶保太子登基。您老可是太子的姥爷,关系不是更近,好处不是更多。” 周奎顿时怒不可遏,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适你这个小王八蛋,敢污蔑老夫,老夫可是皇上的丈人,皇后的亲生父亲,太子的姥爷。等老夫出去要你好看。” 李适淡淡一笑, “那也得您老能出去啊。” 周奎这才发现问题大条啦,这次的事好像没有这么简单啊,顿时闭上了嘴巴,开始苦思对策。 旁边的太康伯张国纪挤出一丝笑脸, “少保李大人,我们几个真没有叛乱的理由,都是误会。我们几个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保证不会调侃李少保大人。” 李适听到“少保李大人”顿时眼睛一亮,转向太康伯张国纪,但还是板着脸说道, “这个有没有叛乱的理由不是你们说了算,是本官说了算。还有你刚才这样称呼本官,本官很满意。” 张国纪顿时大喜, “李少保,在您英明神武的领导之下,终于查清了我们几个是被冤枉的,洗刷了我们身上的冤屈。” “李少保您真是一个好官的,朝堂之上仅有的清正官员。朝廷能有李少保这样的官员真是大明之幸,社稷之福啊。” 李适满意的点点头, “看来你们几个真是被冤枉的,那就出去吧。” 张国纪等人顿时大喜,连周奎也挤出几丝笑意,终于可以出去了,这锦衣卫可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环境极差,还有无时无刻的拷打还有那伤心欲绝的嘶吼声让人精神崩溃。 当周奎正要跨出牢房的大门却被拦住,周奎顿时大惊,急切的说道, “李大人,李少保,不是说好了我们几个是被冤枉的吗?” 李适戏谑一笑, “太康伯几个肯定是冤枉的,您老嘛,看起来就很有问题,还是需要锦衣卫的酷刑好好考验一下你对皇上的忠诚。” 周奎顿时哭丧着脸,双手扶着牢房的栏杆, “李少保,老夫真的错了,以后再也不敢私下说李少保您的坏话啦,李少保给老夫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李适淡淡一笑, “现在知道错了,晚啦。” 说着李适转向一旁的锦衣卫佥事余彦超, “再让嘉定伯在诏狱里面待十天,你们好好招待一下他老人家,让他知道什么叫宾至如归,什么叫无微不至。” 嘉定伯周奎顿时惊叫连天,痛哭流涕,大喊李少保老夫错啦,老夫真的错啦。 还没有走远的太康伯张国纪几人也是浑身一颤,心里想着以后一定不再和李大人作对了。 李适这才瞥向一旁的泰宁侯陈延祚, “泰宁侯,你在这里干嘛?” 陈延祚顿时点头哈腰的说道, “李少保,您叫小侯名字陈延祚就行。区区侯爵在李少保这种国家栋梁,朝廷柱石面前不值一提。” “小侯听说几个老东西,哦不,是几位伯父不幸入狱,这不就来探监。” 李适满意的点点头,这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拍马屁的感觉真好,快乐的快要迷失了自我。 只有周奎这个老家伙敢在本少保面前大呼小叫,这次让他吃点苦头,就知道本少保的威严是不容侵犯的。 “你们那远洋局搞得怎么样啦,计划好久出海抢劫,哦,是做生意。” 陈延祚尴尬一笑, “少保大人,这海上的事还真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在山东布政司那里搞了十几条船,可都是几百石的小船。” “这就只有等着造几艘千石的大船才敢出海啊,这估计得等到明年秋天去了。” 李适当即皱眉,这海上贸易的进度可真是太慢了, “先动起来呗,沿着海岸线,先去朝鲜那边踩点,把航线给摸熟。” 陈延祚只能点点头,也对,先慢慢抢着呗,能回一点本是一点。 宋应升和宋应星两兄弟,本来在地方上任职,接到朝廷的旨意带着疑惑来到了京师。 当时的内阁大臣黄景昉亲切的接待了二人,与之谈论了很多有关农业的知识,的确是有大才,正准备大用二人便遇到了京师的叛乱,便搁浅了下来。 在此之前宋应升已经是广州知府,而宋应星就比较拉垮,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最大的官也就做到知州。 这不李适当了户部尚书后,打听了一些在京选官的官员,当即把宋应升提拔为户部右侍郎,宋应星为户部郎中。 熊汝霖是崇祯四年进士,晃晃悠悠十多年,现在还是一个正七品的户科给事中。 熊汝霖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他不贪污不受贿,又不在想提拔升官。便准备去碰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