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节 (第2/2页)
烂,兵事更是繁杂。吴大人却还是迎难而上,真是我辈楷模啊。” “吴大人放心,下官肯定在背后支持你,不会重蹈陈新甲的覆辙。” 吴甡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本来就和李适一党关系匪浅,但是一直没有靠拢。 自从当上了兵部尚书后,吴甡才发现这个位置的艰难,这就需要抱团取暖。虽说不至于投靠李适一党,但是向他们靠拢还是要做的。 不然到时候出事了,朝堂上连一个给你说话的人都没有。 两人当即相视一眼,一切竟在不言中。 “李大人来兵部可是有要事?要是在本官能力范围内,一定帮你搞定。” 李适也不隐瞒,直接说道, “现在朝廷的武器制造,全是粗制滥造,下官想要严格把控,让士兵们拿到一件放心的武器。“ “但是需要一个这方面的人才来帮我负责。我听说长洲(今苏州)人薄珏,精于此道,便想让他来帮我。” “又听说薄珏曾经给我们兵部左侍郎张国维大人造过铜炮,便想要通过张大人招揽薄珏。” “我和张大人又不熟,这不就需要吴大人帮我引荐一下。” 吴甡顿时露出一丝笑意, “我大明的武备是需要好生整顿一下了,这天下估计也就李大人有这样的能力。” “我们兵部肯定全力配合李大人的行动,需要人和物尽管开口便是,只要我们兵部有,无不满足。” “张国维这人还是不错,不是一个庸庸碌碌之辈,勇于用事。我这就将他叫来,你们商议便是。” 第131章 拉拢张国维 吴甡当即便将张国维给找来,便借口有事离去。 张国维对李适的大名那也是如雷贯耳,虽然有些不耻李适的为人,但是凭他一人便将京营的军饷给筹齐,心里也是有些许佩服。 只见李适率先说道, “听说张大人是浙江东阳人?” 张国维心里好奇,这个李适怎么一上来便问这些,不是找我有事吗?但还是点点头。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我是浙江鄞县人,我们可是地地道道的老乡啊。我觉得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在朝堂上好有个照应,毕竟现在奸臣太多了。” 张国维???这是不是太直白了吧! 张国维一直觉得自己就算是一个直肠子,没有想到这个李适比他还直白。还有这个奸臣,难道你李适不就是最大的奸臣吗? 张国维支支吾吾一时也不知道说个啥,本来清晰的头脑被李适给打乱了,为官这么多年,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见。 最后只好说道, “皇上可是最不喜结党营私。“ 只见李适淡淡一笑, “结党营私?张世兄这话就不对了。我还需要结党营私,我都是光明正大的干。” 张世兄???老夫比你大二十岁,当你爹都够了。 还有我都正大光明的干,是不是太嚣张了,果然是权倾朝野的大奸臣啊! “李大人,你这个太直白了,我一时也。。。也。。。” 李适哈哈大笑, “以后你就是我的世兄,我就是你的贤弟,李大人这么生分的称呼万万莫要提起。我们一起共保大明,拯救天下黎民百姓。” 张国维不得不佩服李适的脸皮,真是城墙到拐加炮台,搞得自己这是完全下不了台。 本来不想和李适牵扯太深,但是毕竟是同乡。还有自己才从地方被提拔上来,朝堂的根基太薄也需要和这个乡党搞好关系。 李适的名声的确不太好,但是他可是皇帝的宠臣,更是权倾朝野,连首辅周延儒都不是对手。 从地方上来的张国维看他人的眼光和朝堂上的人不一样,张国维认为李适是个实干家。而现在大明风雨飘摇,也许正是需要这种人。 这时张国维心中的天秤不由倒向李适。 只见李适继续说道, “以后我们都是自己人,我也不和世兄你客气了。我准备整顿京师的军器局,需要一个人才来帮我,听说薄珏这个人颇有才能。” “以前还在世兄的手下铸造铜炮,敢请世兄将他请到京师来帮我。” 张国维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这就算入会啦,但还是说道, “薄珏当年立了大功,我本来想将他推荐给朝廷任用,但薄珏不愿做官,要求回归故里。” 李适撇撇嘴, “这种大才流落民间是我大明的损失,世兄给个地址,我派锦衣卫将他请到京师来为我大明效力。” 等到李适走后,张国维还在发呆,发生了什么?我怎么稀里糊涂的加入了李党,这明显不符合我的人设啊? 逛完兵部,李适又到内阁拜访黄景昉。 “伯父,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我可是想你得紧,这不专门过来看你。” 黄景昉一脸苦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