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182节 (第2/2页)
卖粮,当初他们花三两银子买回来的一千斤麦子,岂不是能卖到一百两银子? 全家人一年到头也不过才攒个七八两,这还是如今跟着老三媳妇做工,才有这么多。 换做从前,一年能攒四两已经顶天了。 这一百两银子,能抵得了二十五年的积蓄! 精确的数字在心里默算出来,刘老汉端着苦茶碗的手都忍不住抖了抖。 茶水洒出,打湿了衣裳,这才慌忙将茶碗放下,还不是很相信,又算了两遍,确定就是这么多钱,震惊的看向秦瑶夫妇俩,“咱、咱也能卖一百文一斤?” 何氏这会儿不说什么黑心粮商这样的话了,狠狠咽了口唾沫,自己给自己倒一杯茶水想压压惊。 可惜忘了这是老头的苦茶,一口喝下去,苦得整张脸都皱了起来,口中一阵不适,直打干呕。 刘柏无奈的赶紧把她赶到厨房去,“多喝点水,看把你急的......” 邱氏和刘仲面面相觑,有点不安,“真卖这么多钱,是不是有点太心黑了?” 张氏也道:“这黑心钱拿在手上,夜里都睡不着觉。” 刘肥点点头表示赞同。 刘季顿时无语的翻两个大白眼,“咱们当然不能干这样黑心肝的事,就卖五十文一斤好了!” “噗~”刚端起苦茶的刘老汉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得亏众人都站着离得远,这才没有人被喷出的茶水波及。 这五十文一斤难道就不黑心了? 不过看老宅众人的反应,都默认了拿出那一千斤囤粮跟着秦瑶夫妇俩一块儿趁高价卖出去。 刘季看了秦瑶一眼,见她没有任何反应,这才继续说:“也不一定就是五十文,过两日外头还不知是什么价呢,反正,咱们只要卖得比那些黑心奸商便宜,就肯定不愁卖。” 现在这时候,粮食自然是不愁卖的,就是一想到要卖这么贵,而自己拿出的本钱才那么一点,老宅众人心里都有些忐忑。 秦瑶也不急,这两日还得在村里忙文具厂的事,可以让他们再想两天。 反正她是要卖粮的,这个机会错过就没了。 当初囤粮,她除了保底的心思外,就想着到时候趁粮价高涨时能再小赚一笔。 回村的路上秦瑶看过,田里稻子长得都很好,有秋收兜底,一万斤全出了都不怕。 况且等到七月中下旬稻子收获,粮价就会慢慢回到正常价位,加上周正那边刚得来的消息,朝廷赈灾令落实在可能在半月后。 所以,抛售粮食的最好时间就是眼下这十来天。 当然,风险也存在,背地里那些势力可不会允许有人抢他们的生意。 但想赚钱又怎会没有风险? 秦瑶不怎么担心,因为她护得住自己的生意。 叫上玩累了蹲在门边的四个娃,秦瑶夫妇俩领着孩子们回家。 路过河边时打了超大一桶水提回家,刘季生火烧水,一家人终于痛快的洗了个澡。 夜已深,熄了灯,院里安静下来。 秦瑶躺在自己柔软舒适的被窝里,贪恋的吸着被面上残留的皂角清香,混身放松,暂时抛开烦恼,沉沉睡去。 第266章 兜比脸干净 一夜无梦,秦瑶自然醒时,天还很早。 院子里传来洒扫的动静,秦瑶起身推开门往外看,刘季正拿着扫帚在扫院里的灰,大郎兄妹四个正端坐在敞开的窗前,轻声晨读。 从去府城到回来,晨读习惯已经养成,兄妹几个雷打不动,每日早起读书,只有遇到一周中可以休息的那两天才会睡个懒觉。 大郎一般是不睡的,他还要习武,基本功一日都不能落下。 这一点二郎就坚持不了,时常躲懒,再加上秦瑶看他没兴趣,没有再管他习武,就变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模式。 不过即便如此,二郎的身体素质也比一般同龄小孩要好。 秦瑶冲刘季那看去,指了指窗棂上结下的蛛网,示意他一并打扫干净,怕打扰小孩们晨读,没有跟他们打招呼,回屋梳好头发,换上轻薄的衣服,提着桶朝村井走去。 家里两口大水缸,打了三趟才装满,当成是热身。 等水打好,又到已经被刘季清理干净的后院,同已经就位的大郎一起完成每日运动量。 做完这些,刘季那边的早饭正好出锅,一家六口围坐在院里的小矮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说着今日的打算。 二郎刚坐下就举起手打申请,“阿娘,一会儿我们可以去山上玩吗?” 四娘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努力抬起小手,“阿娘阿娘,我想和金花姐去田边挖野菜可以吗?” 因为不是休息日,就算学堂放长假不用去上课,出门玩也得提前报备一下。 这是秦瑶定下的规矩,她不常在家里,有时候在厂里从早忙到天黑,孩子要是到处乱跑,万一出点什么事她都不知道去哪儿找人。 所以提前报备就很好,至少她清楚知道他们大概在什么地方玩,找人也好找。 流程正确,想出去玩当然没问题。 秦瑶点点头,嘱咐他们别往深山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