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134节 (第1/2页)
秦瑶一口气吃了四碗面,这才满足的打个饱嗝,放下筷子给兄弟两个分析道: “刚刚我看了一下名单,咱们孩子的竞争对手有七十六个,这其中那几个大族的孩子有十二个,他们看起来都有点基础,前头十二个名额肯定有他们。” “还剩下十八个空位给咱们孩子去争取,我看那五十二个小孩,都是各村里来的,不像是识字的样子,三郎和四娘我一点都不担心。” “至于金花金宝,虽说现在临时抱佛脚有点晚了,但背下两段书应该不难,希望还是有的。” 刘柏和刘仲一听,一把将孩子拎过来,还吃啥吃,快点跟你三婶婶背书去! 面条还挂在嘴上的金宝金花愣住,蛤? 秦瑶无奈的看着刘柏兄弟俩,“急什么,先让孩子吃完。” 她正好想想教他们什么胜算比较大。 押题,是现代学子们最擅长的技巧之一。 这边的启蒙书是千字文和百家姓,每一个初到学堂的学子,先生都会以百家姓为最先启蒙。 一是内容简短有趣,二是这本书最便宜。 千字文,就是更深一级的,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道理。 丁家的先生们应该也知道这些乡下孩子的文化水平为零,出题应该不会太深,可能会以德智体这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考核,看看品性,是否足够聪明,方便教学。 所以千字文被考上的概率不大。 那就让金宝金花背百家姓,时间短,快速记忆的话背到四五十个姓氏也是可以的,万一先生问他们读过什么书,就可以用到,甩开那些直接说没读过的一大条街。 品性方面,主要看礼,这个好学,教一教就会了,临时应付一下没问题。 于是,等金花金宝吃完了东西后,几人把马车赶到丁家庄附近一块儿隐蔽的草地上,开始了紧急特训。 怕三郎和四娘把昨天预习的给忘记了,秦瑶让大郎二郎带着他们两到一旁再复盘几遍。 刘柏和刘仲看秦瑶不急不缓,条理清晰的样子,钦佩不已。 这可比他们两无头苍蝇一样瞎着急好多了。 扭头一看周围,对手果然如三弟妹预测那般,除了那几个族姓的孩子们,其他人根本都没读过书,连礼也不懂,就知道教孩子下跪磕头,怎么说甜嘴话哄夫子开心这些没什么用的东西。 再一看金花金宝,有秦瑶的速成口诀相助,什么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背得可顺口了。 还知道站端正后,有模有样行拜礼。 兄弟二人突然就对自家娃有了信心。 很快,学堂那边传来钟声,等待考核的众人不由得心头一紧,赶忙朝学堂那边聚拢过去。 金花金宝是第一波,刘柏刘仲给孩子打气,“别怵,就照你三婶婶教的做,把会的本事都显出来,爹在外头等你们。” 金宝金花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准备入场。 秦瑶又凑到二人身后,嘱咐他们多注意考核规则,咱们一关不行,总有一关是可以的,不要因为第一关的失败,就懈怠,影响到后面的心态。 “别把这当成考核,就当是一次见世面的机会,你们不是总好奇学堂和夫子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正好参观一下,听你们三叔说,这丁家的学堂建得比县城书院都好。” “比县城还好?”金宝惊讶的低声问。 秦瑶颔首,兄妹两都好奇起来,注意力从考核上转移了许多,紧绷的情绪明显放松下来。 刘柏和刘仲又一次冲秦瑶感激一笑,真的,要是没有她,今天他们可能连名都没报上。 第194章 请夫子赐教 “刘金宝、刘金花、吕梁、吕大牛......” 听到管家念到自己的名字,金宝和金花赶紧上前,跟随大部队进了书院。 一共二十人,按照男女和高矮站好。 金花震惊发现,女孩这边就自己一个人。 于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夫子第一个点了她,让她上前去。 金花顿时一激灵,幸好没忘记刚刚学到的东西,先行了一个拜礼,而后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三位夫子好,我叫刘金花,是刘家村人,今年七岁。” 刚准备开口询问她年龄和姓名的夫子,有点小惊讶,不过很快情绪就收敛下去,看起来很严肃的样子。 他问道:“读过书吗?” 金花:“读过百家姓。”其实她想说只读过一点,但三婶婶说了多说多错,先生没问那么细,就不用解释。 三名夫子都很有兴趣的看过来,让她展示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