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111节 (第1/2页)
被吓一跳的二郎简直欲哭无泪,阿娘就像鬼,走进来连脚步声也没有。 他正读得认真,冷不丁肩膀上落下一只冰凉的手,没叫出来就很不错了! ...... 忙碌中,十一月到来。 白善拉走了最后一批超小型水磨,结算了尾款。 水车厂入账一百二十两,除去成本和工人费,秦瑶和刘木匠二人一人分到手二十二两八钱银子。 虽然早有预料,但真把二十多两银子拿到手里,刘木匠激动地差点哭出来。 他这大半辈子都没有一下子拿到过这么多银子,二十多两啊,家里房子可以翻修了,来年徭役也不用担心了。 再胆大一点,他家小儿子和孙子也能送去上学堂。 兴许孩子有那个运道,将来他们家也能出个秀才老爷也说不定。 刘木匠如何激动,秦瑶不管,她淡定收好自己那份,便拿着该交给族里的一两银子石料钱,去了族长家。 有钱收,谁不欢喜啊。 哪怕这份钱不是给自己的,族长老人家也笑开了花,回头琢磨一下,兴许能把出村的路修一修。 秦瑶顺势问起田地的事,让族长帮自己留意一下,表明了自己想买良田的意图。 族长是知道她家情况的,原先其实分到不少好地,毕竟刘季是个混的,敢少了他的好处,能闹得你全家不得安生。 可才到手没两年,就被嚯嚯光了。 一会儿卖了抵徭役,一会儿卖了换吃食。 因为怕缴纳粮税,干脆把全部的地都卖掉,看得人气死。 族长感慨完从前,试探着问秦瑶:“你可是想买回原来的田地?” 秦瑶颔首,她确实很中意现在租种的这十亩良田,可惜她试探过刘大福口风,他并没有想卖的意思。 其实她也理解,换她她也不乐意,家里无病无灾的又不缺钱,这十亩还能把他家散碎在四周的良田连成一大片,为了方便灌溉,他挖好了沟渠取水,成本是蹭蹭往上蹿。 但村里这些地,别的秦瑶还真看不上。 如果她和刘大福不熟,又或者刘大福是个只知道压榨租户的恶人,她有的是办法让他同意。 可惜,人家对她是真的好,也时常给租户恩惠。 她既不想放弃这片地,又不想用手段得罪人,只能来找族长。 族长刚刚因为石料钱而展开的眉头,这会儿又深深皱了起来,“这可不好办啊。” 秦瑶心里也清楚不好办,于是又补充道:“如果他愿意,我可以出高价,麻烦族长帮忙问一问,我这也是不方便,这才来找您当个中间人,万一有什么,两家也不至于闹到不愉快。” 族长沉思片刻,勉强点点头,秦瑶都要走了,嘴里还嘟囔,“你这丫头可真会为难我啊。” 嘴里这么抱怨,行动却很迅速,当晚就把刘大福喊家里吃饭,试探对方口风。 刘大福是想了又想,也没松口。 人也很现实,你想要我的好东西,总得拿等价的好东西来换吧? 高价实在算不得什么,又不是双倍。 双倍秦瑶出不起,于是没谈妥。 但想将刘季这个罪魁祸首千刀万剐的情绪,在这一刻到达顶峰! 第160章 炒栗子 天一天比一天冷,刘家村的村民们却一天比一天躁动。 掐算着日子,这会儿应招前往边关运粮的民夫们应该回来了。 别家的女人孩子,一天能往村头跑四五趟,就盼着家里男人能平安回来。 有那稍微得闲的,三五一群搭伙去下河村大路口看看,顺便打听打听,谁家有人先回来了没有。 得知已有同县城的民夫归家,一颗心越发激动忐忑。 唯有秦瑶母子五人,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这不,大郎拿着大半盆的栗子,秦瑶又提了一桶从河边筛的细沙石头,母子两摸准何氏下工的点来到刘家老宅,非要张氏、何氏一起研究那什么炒栗子。 一看那桶里的沙石,张氏眉头便是一皱,“人家炒栗子不是用河沙,是铁砂!” 秦瑶才不管这个,她就是馋得睡不着,今天就是得吃到,哪怕是个四不像呢。 婆媳俩拿她无法,那还能怎么办呢,炒呗。 何氏抬出来一口大锅,张氏在院里烧了只陶炉,炭火红彤彤,燃得那叫一个旺。 家里几个小孩一听见家里有动静,还见到秦瑶站在炉子边上,立马猜到三婶婶又要弄好吃的了。 金宝和金花立马撇下小伙伴,把正在玩球的二郎和龙凤胎叫上,一窝蜂冲进院里来。 何氏见了,赶忙挥手驱赶,“边去儿,别叫炭火烫着。” “不烫,暖和着呢,娘我正手冷,我烤烤!”金宝在炉子边蹲下,伸出手做出烤火的样子,其实脖子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