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102节 (第1/2页)
正好是吃午饭的点,虽说早上吃得比较晚,应该能撑到傍晚,但他现在已经饿了。 秦瑶答:“洗衣服洗澡用的,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大郎想起昨日去杂货铺问过的皂粉,不确定的问:“阿姨,你是要做皂粉吗?就是二十文一两那个?” “差不多。”秦瑶点点头,让大郎去给自己找两个盆和纱布来。 又吩咐二郎,去把他们夏天在河边摸的河蚌壳拿来。 “对了,三郎四娘,你们去刘货郎家帮我买三两粗盐回来。”秦瑶把弄出来的半桶草木灰放在厨房门口,回屋拿了六文钱递给龙凤胎。 两人拿了钱立马就朝刘货郎家跑去,很开心能参与进来。 二郎很快把半袋子的河蚌壳拿过来,秦瑶把去年冬天烧剩的木炭全部丢进灶孔里烧出来,单独放在炉中,将蚌壳倒进去高温加热。 等锅里的猪油熬出来,蚌壳也烧得差不多。 先将半罐的猪油盛出放凉,熬出来的油渣装满一小碗,母子五人一边干活一边吃。 炸得酥脆的油渣,咬一口蹦嘎脆,满口留香。 秦瑶把厨房里擂芝麻的石钵搬出来,将烧制过的蚌壳倒入钵中捣成细碎的粉状备用。 随后又将先前弄出来的草木灰倒进陶锅里,在炉上加水煮开,用纱布一层层过滤,弄出碱水。 蚌壳粉倒入碱水中搅拌,再次过滤后,放在屋檐下静置沉淀一夜。 三郎和四娘买回来的粗盐,同样捣碎磨成粉留用。 次日,秦瑶把放凉的猪油搬出来,将沉淀过的碱水倒入猪油中,再倒入磨好的粗盐粉,用木片搅拌,使其产生皂化反应。 亲眼看着液体一点点变成固体,大郎兄妹四人还以为秦瑶在施法。 秦瑶顺便给他们科普了一下皂化反应是怎么一回事。 但兄妹四人坚信,这一定是法术! 才不是什么氧化钙和盐洗。 皂化后的白色膏体还是软乎乎的,秦瑶把它们分装进竹筒里,三天后再打开,就成了两根白色圆柱体。 用棉线把膏体切分成十二个小块,放在竹编的平底篮子里挂在储存室的通风处,晾干一个月后就能用来洗衣服洗手了。 “还要等一个月啊......”四娘撅了撅嘴,问秦瑶:“阿娘,现在不能用吗?” “能啊,但不好用,屎糊一样。”秦瑶把篮子挂在房梁上,从凳子上跳下来,挥挥手把兄妹四个赶出去。 “等一个月后再看,现在谁也不许捣蛋偷偷给我拿下来。”秦瑶严肃嘱咐。 四娘只能叹气,“好吧。” 第147章 征民夫三千人 肥皂做好的这天夜里,下起了大雨。 迷迷糊糊被寒意冻醒的秦瑶一边卷起温暖的被褥,一边庆幸没有把肥皂挂在走廊下。 要不然经过这一夜的风吹雨打,三天的功夫都白费。 大雨下了一夜,黎明时分才慢慢转小,淅淅沥沥变成毛毛雨,并没有放晴的意思。 一场秋雨一场寒,清早推开房门,秦瑶立马体会到这句话的‘寒’意。 九月已经过半。 今天是十五号,又到了给工人们发放上月工钱的时间。 秦瑶在家里吃过早饭,换上厚实的棉布衣,便带着账本和银子来到制造厂。 她小半月没来,但有刘木匠在,制造厂里的一切依然井井有条的进行着。 工人们看到秦瑶腋下夹着的账本,一扫阴雨天带来的昏沉,神情难掩激动。 秦瑶先找到刘木匠,把最近半个月的账目核对出来,而后拿出一张草稿纸,计算工人工钱。 傍晚下工前,将工人们的工钱全部发了下去,整个制造厂里一片喜气洋洋。 工人们拿着工钱陆续离开,秦瑶和刘木匠留在最后,商定了一些细节后,这才锁了门,各回各家。 今天领了工钱,家家户户都加了餐,秦瑶一路从村中穿过,各种菜香飘到鼻尖,她立马加快回家的脚步。 到家,大郎已经把晚饭做好,见她回家,立马开饭。 可能是受到村里喜气的感染,母子五人一顿简单饭菜也吃得非常香。 但就在所有人放松感受这份愉悦时,集合的钟声突然敲响。 刚吃完饭的秦瑶母子五人,心齐齐提了起来。 “什么情况?”秦瑶狐疑低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