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66节 (第1/2页)
卧水车的动力比竖水车强劲,如果是竖水车,对地形要求就不是特别高。 但想同时操控两台磨和一张石碾,竖水车的动力就不够看了,必须上卧水车。 王禹听完秦瑶的描述,才发现秦瑶说的水车和他在秦瑶家看到的不一样。 “秦娘子,我们下河村的水磨坊和你家水磨坊不一样吗?” 秦瑶知道他担心效果不好,自信的说:“你们别担心,水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地形、河道、水流情况等因素,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水车,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们的作用。” 听见秦瑶这么说,王禹放心了不少。 地方看好了,趁还有些时间,王禹直接把秦瑶两人邀请到自己家,又把村里那些有威望的老人们请过来,大家一起好商量一个章程。 设计方案已经在秦瑶的脑子里,为了让甲方好理解,先画了一个简单的图形,把大家需要负责的部分清晰展现出来。 首先,她和刘木匠能承诺的只有水车和石磨石碾,包工包料包安装。 其次,造价还是十五两银子,一分都少不了,搞不好还会超预算一些。 但大家第一次合作,秦瑶打算给个乡亲价。 如果今天下河村就能定下并预付五两定金,造价就十五两,多的她自己承担。 最后,磨坊的房子主体需要下河村人自己负责,她会给一张图纸,他们自己找工匠做出来。 刘木匠默默旁听,秦瑶说什么他都附和点头,直到听见十五两的乡亲价,眼睛睁大了一瞬。 他自己做木工的,心里清楚那些木料不过二三两银子而已。 不过很快就收敛下去,只是两手缩在衣袖里,激动得微微颤抖。 再看下河村的人,虽然也觉得贵,但似乎都被秦瑶说动了,觉得那水车和石磨就是值得这么多银子。 不由得暗道叹一声,太会忽悠了。 第94章 放大版书籍 为了乡亲价,下河村村长做主,和秦瑶下了订单,并预付给她五两定金。 双方简单签了一份协议,太阳就西斜了。 王禹热心的要赶牛车送秦瑶等人回去,秦瑶不好意思麻烦人家,婉言拒绝。 主要是回去的路上她和刘木匠有事情要商量,外人不便听。 王禹便只好送她们到村口,再三叮嘱:“秦娘子,磨房的图纸你画好后,一定要记得马上叫人送过来啊!” “放心,画完我就亲自送过来。”一些细节问题还是要她自己和工匠沟通后才放心。 得到秦瑶这句话,王禹顿时松口气,挥挥手,目送三人走远,这才转身回家。 橘红色的夕阳挂在天边,刘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手里拿着一串茄子,心情极好的问: “娘子,都谈妥了?” 秦瑶嗯一声,质问他刚刚死哪儿去了。 刘季举起茄子,“我到顺子家逛了逛,这是他老娘送的,今晚回去给娘子你做红烧茄子吃。” 这话不假,不过他去顺子家的目的不是为这一串茄子,而是把人耳朵揪了一起来,大骂他背叛了自己。 还说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呢,结果有了嫂子忘了哥,他要跟他绝交! 秦瑶看刘季那心虚的样子,懒得管他背地里到底干了什么,快走两步和刘木匠平行,谈正事。 刘木匠早憋不住了,这会儿没了外人,立马问秦瑶: “咱们要价十五两,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他很害怕下河村里的人要是知道真实成本,会打他。 秦瑶还当什么事呢,笑着说道:“要得一点也不多!” 她给他算了一笔账,“木料要钱吧,这么些木料,还要用好的,四两银子就花出去了。” “工期紧,我们两答应了半个月后交货,现在你没有任何现成的材料,重头弄起,只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是不是还得花钱请人帮忙?半两工钱总要花的。” “还有我这边,石磨哪里是那么好磨的,换成别人,十个汉子一起找料再敲打成磨盘,最后还要从刘家村运到下河村去。” “一人一天三十文,半个月就是四两五钱银子!” 这相当于他们一人出了四两五的本钱,余下的六两银子才是赚的。 两人平分到手里,一人三两。 三两买一个独家技术,这简直不要太划算好不啦。 秦瑶说得很对,但刘木匠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