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节 (第2/3页)
也知道太后此时必定是生气的,因此太后不出声,她便跪在太后跟前,许久都不敢发出动静来。 长久的沉默过后,太后似乎漫不经心的问出了一句话:“你知不知道,你大嫂今天进宫来了。” 大嫂?卫皇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她从出生开始就知道家里大哥跟自己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母亲也从她有记忆开始就耳提面命的告诉她,她跟哥哥是不同的,弟弟们才是她的同胞兄弟。 其实大哥对她很不错,从小有了什么,便乐意送到她跟前来,哄这个唯一的妹妹开心。 可是卫老太太总是表面上装的欣喜,暗地里就让她将东西给扔掉,说大哥没安好心。 渐渐地,大哥也察觉出了她的生疏和客套,加上没过多久他就跟着父亲上战场去了,跟她的关系便真的淡了下来。 后来,她因为父亲立下战功进了宫,被选为皇后,跟家里的联系就只靠着母亲初一十五的进宫。 她总是从母亲那里听说大嫂如何的高傲,如何的不好相处,大哥如何的偏宠大嫂,还架空她这个填房,慢慢地,她已经记不得当初的大哥是一个什么人了。 在母亲的描述里,大哥总是心机深沉对她这个继母怀有很深的戒备的人。 所以后来大哥在战场跟父亲一起出事,家里为了爵位闹起来,两个弟弟几乎把大嫂和卫敏斋逼死的时候,她并没有阻止,不仅没有阻止,甚至还在其中出力,想要把爵位弄给自己的弟弟。 后来这事儿没成,不仅没成,家里争产的事还被闹上了朝廷,摆到了明面上,被人耻笑。 卫皇后想起这些过往,面上神情慌乱,又有些淡淡的惆怅。 要不是因为当初做的太过火了,其实现在有敏斋在,卫家就该是中兴的时候了,也不会闹出这次的这件事。 她叹了口气,紧跟着又想起了重点------大嫂进宫…… 她知道太后为什么态度如此冷淡了,急忙分辨:“母后,儿臣的母亲已经年迈,身体也不好,若是弟弟弟媳们都走了,留下她一个人在京中……” 太后掩不住面上的失望。 皇后果然是知情的。 她将茶杯放在身边的桌上,看着卫皇后的慌张无措,竟然忍不住的冷冷的笑了一声。 这一声笑把卫皇后给笑的蒙了,怎么回事?太后不是为了这件事生气吗?怎么竟然这个时候还笑的出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哀家以为你会有所长进。”太后语气冰冷,带着不易察觉的疲倦和忍耐:“可你总是令哀家失望。” 卫皇后怔住,这一霎那浑身冰凉,身体的血液都好像冻僵了,吞了一口口水,茫然无措的看着太后,攥紧了拳头声音低低的喊了一声母后。 太后嗤笑一声:“皇帝怨恨哀家是应当的,你们这一对怨侣,本来就是哀家造就,当年若是哀家再多一点儿时间,再多那么一点机会……” 嘉平帝说的对,当皇后,卫皇后且不够格。 不管是眼界还是见识,甚至是心胸还有性格,这都不是一个当皇后的好料子。 她失望至极,忽而拔高了声音,居高临下的质问卫皇后:“你怨恨旁人不公的时候,有没有想想自己?!你可知卫家的祸患,全都是因你而起?!” 这一句话训斥的有些重,卫皇后僵硬着脸一个字都不敢说,抬着头语气已经带上了哭腔:“母后,儿臣……儿臣……” 她想说出事的毕竟是她的亲弟弟,她总不能真的看着弟弟们一辈子呆在老家永远不回来。 也想说百善孝为先,卫老太太已经那么老了,跪在她跟前求她,她总不能残忍到视而不见。 但是对上太后的眼睛,她什么都说不出来。 太后看着她的眼神实在是冰凉得叫人害怕。 过了好一会儿,太后才冷冷的哼了一声:“这事儿你想过没有,但凡是闹到了朝廷,卫家再一次闹出争产的事儿,皇帝头一个就要废了你!” 废了你,这三个字从太后的口里说出来,惊得卫皇后脸上一丝血色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