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11节 (第3/5页)
开口了:“如果大致计算起来,武装这五个近卫团的兵器,只需要这个小作坊开工……六天?” 这个计算基本没有错误,所以他听到了周遭轻轻的吸气声。 “……真是一头雄壮的狮子啊。”有人轻轻道。 大航海时代只有两种生态位,一种是狮子,一种是绵羊。绵羊的肥美只会招来觊觎,但狮子却可以尽情炫示自己的肥壮,甚至炫示得越多,便越会赢得尊重与信任。海商们都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仰头观察着铁器与砧锤,心中却不敢有一星半点的不轨。 当然,仅仅只是敬畏是不够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见识到全新的力量之后,原本的出价也当然会有所变更。作为荷兰商会的领袖之一,资历深厚的保禄先生当然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并没有开口说什么无聊的感叹,只是从上到下将铁器的数量再数了一遍。等到确认完毕之后,他悄悄后退一步,将众人护至身前,随后轻轻扯一扯身边的衙役,悄无声息的递过一个金戒指。 “麻烦替我转告海大人。”他耳语道:“我听说,贵国与西班牙之间,最近有些不睦?” 第133章 目的 六月二十一日, 从广东特区折返回京城的穆国公世子接到了海刚峰快马送来的奏报,知道了荷兰商人托人递来的那一点“善意”——当然,墙头草见风就倒, 这一点善意微不足道,只有等到胜负揭晓的时候才能兑现。但无论如何,荷兰商会的高层愿意在大安与西班牙之间保持善意的中立, 已经说明了某种信心了。 穆祺将信件仔仔细细看完, 不动声色地递给了坐在身侧的儒望。儒望同样看了一回,随后长长吁出一口气来: “恭喜世子, 也恭喜贵国的大皇帝陛下。” “不过是一点口头上的支持罢了, 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惊喜。”世子道:“当然,任何一点善意都是弥足珍贵的, 大安也绝对不会忘了支持过自己的朋友。但无论如何,下注总要趁早,如果错过了那个时候, 恐怕筹码的价格就要有所变动了……儒望先生以为如何呢?” 世子直勾勾地望向他,用意已经再明白不过。外务处成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筹谋对西班牙的战争,七八个月后物资与人员都已经齐备, 当然要让老奸巨猾的英国银行迅速表态, 扫清战争一切的后患。从广东北上直至现在,穆国公世子已经给了儒望充分的考虑时间,现在是摊牌的时候了。 不为盟友, 则为敌寇;在大航海的丛林时代, 是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的。 按理来说,这个选择其实相当简单。西班牙与英吉利本就有不小的嫌隙, 银行也亲自见识过了大安的武力;无论如何,英国人都不可能抛弃自己千辛万苦培育出的客户, 转而支持不共戴天的仇敌。可尽管如此,儒望仍旧犹豫了片刻,居然不能立刻回话。 “……恕我多嘴。”他默然良久,低声开口:“贵国朝廷对西班牙的作战目标……依旧没有改变吗?” “当然没有改变。”世子平静道:“用兵的方略已经由圣上过目定谳,臣子怎么可能擅自更动呢。” 果然还是这句话! 既然心中早有预料,儒望的脸色仍旧微微变化了。说实话,先前得知中西交恶战争迫在眉睫之时,他心中除了惊愕诧异之外,更多的是某种隐秘的狂喜——战争是利润最为丰厚的买卖、机遇最多的市场,令天生搅屎棍圣体带英欲罢不能的天然大粪坑,好好搅一搅能抵得上十年的奋斗。作为合格的资本家,听到战争就该狂喜乱舞奋力求索,就仿佛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鬣狗。 这样的喜悦萦绕心头,直到他听到了世子对他阐述作战目标: “吕宋等地掌握在西夷手中,委实不成体统;哪怕为长远计,也总要把南洋的几个大岛拿下才好。” ……妈耶,这个玩笑可就开大了! 西班牙人纵横四海,所向无敌;但偌大一个殖民帝国,终究也不是天上的馅饼,而是一刀一枪自己打下来的。别的不提,仅仅是经略南洋盘踞吕宋开发热带诸岛,前前后后就花了数十年五六百万两的开销。这样大的沉没成本,这么宝贵珍稀的金饭碗,这么险要的战略地位,怎么可能平白让出来? 大航海时代伦理扫地,各国弱肉强食是常事。只要中方火力足够强势,逼迫西班牙赔钱让步甚至出卖特权都不是什么难事,反正有葡萄牙人做前车之鉴嘛——可是割让吕宋、割让诸岛、割让几十年开拓出的一切成果……这就太触及底线了! 触及底线的事是绝不能轻易松口的,否则就必将一败涂地,垮台垮得无法收拾。别的不说,哪怕为了这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