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90节 (第4/4页)
九十万两入了内库,五五分成。”穆祺慢慢道:“李再芳找到了我,说皇帝给他批了条子,只要是抗倭有关的事宜,直接从内库这一百六十万两中支出即可,不必惊动外朝。” 其余的两人在震惊中沉默了。 有赖于穆祺的实时播报,或曰疯狂吐槽,他们很清楚飞玄真君万寿帝君的脾气,但正因为熟悉这老壁灯的脾气,那种惊骇才实在无与伦比。说实话,就算是老登的亲爹兴献皇帝从坟里爬出来,估计爆金币也就只能爆到这个地步了——以此观之,老登对倭寇仇恨之深,简直是怨毒到了一定的境界。 “……当然我不是为东瀛人说话。”刘礼道:“可倭寇到底怎么他了?” 独居深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都未必和倭人见过几面的宅男皇帝,哪里来的这么多仇恨? “我也不是很清——” 穆祺说了半句,忽然沉默了。 刘礼的问题当然平平无奇,却无疑是戳中了他心中某种隐约的疑虑——如果从已经掌握的各种信息来看,飞玄真君与倭寇之间唯一的仇恨并不发生在现在,而应该是肇因于未来;如果历史回响的泄漏是真的,那的确没有哪个皇帝能容忍自己沦为药物及成瘾品的傀儡。但关键在于,飞玄真君又怎么可能知道历史的回响呢? 除非,除非——这不可能吧? 思善公主销毁了心声日志之后,他原以为对外扩散的日志副本已经再无残余,所以他这么多天以来并没有对系统生出什么怀疑,用得也还算放心——不管历史回响多么的夸张、偏颇、匪夷所思,至少给他展现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为他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嘛! 比如他现在谈话就要背着一点儒望了,这就是后世的教训所在。 可现在看来,现在看来…… 现在看来,怀疑心声日志泄漏的证据也是不足的。毕竟穆祺实在很难想象,老登拿到日志后居然能忍耐如此之久,没有当场破防彻底疯狂,拼了老命将上下全部清洗一遍——毕竟他自己的攻击强度自己是知道的,但凡老登能读懂吐槽中的十分之一,他都不可能老神在在的坐在西苑里装模作样;就算没有被气死,必定也要破防到翻天覆地,起码得将大半个朝廷都给翻过来。 以穆国公府的地位,只要老登破防后用了手段试图查人,他都不可能听不到一点风声。如今京城内外还算平静,自己甚至还能悠哉悠哉的吐槽到不想吐槽为止,那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实在不像是日志泄漏之后该有的阵仗。 ……或许,他还是过虑了吧? · 过虑不过虑不好说,但老登的举止却很快激起了穆祺更大的疑惑。在离大年还有十几日的当口,飞玄真君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他下令驱散了供奉在西苑中的诸多方士,并严禁地方再进献什么“奇人异士”,违者重罪论处。 ……不是哥们,这真有些怪了。 第103章 改变 皇帝驱逐方士的旨意是真正的雷霆万钧, 并充分体现了朱家皇帝习以为常的刻薄寡恩与翻脸不认人。当天下达当天执行,在早上方士们还是亲封的大贤仙师身份显赫地位尊隆,横行京中不可一世;到中午锦衣卫就上门来了。名义上是通知方士高人们赶快搬迁出京, 实际上却是直接动手赶人,至于死活要抵赖拖延妄图以拖待变的某些怨种,那锦衣卫干脆就抄家——上下积蓄被掏个精光, 你还怎么在京城混? 只能说狠还是老登狠, 喜欢的时候捧到九天之上,怨恨的时候摔到地狱第十八层, 还要额外踩上一万只脚;枯荣变易只在顷刻之间, 而飞玄真君翻云覆雨辣手无情,甚至都不用做一点心理建设。一个月前还是温言细语大加赏赐, 一个月后就是油煎火烤轮番逼迫。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文臣武将尚且还躲不过这一遭,何况乎人人厌烦的方士野人? 所以, 旨意下发后不过几日,穆祺就在街边看到混乱之至的场景——锦衣卫先礼后兵,语言威胁之后再不就范, 就用马鞭和铁链硬生生把高人们从宅邸中抽出来, 劈头盖脸又是痛打又是推搡,打得养尊处优的方士们在地上乱爬,哀嚎哭喊声惊天动地, 搅扰得周遭的贵人们都不得安宁。先前方士非常受宠, 被赏赐的宅邸毗邻西苑,左右的街坊非富即贵;如今锦衣卫当街打人, 各位勋贵文武在家里都能听个清清楚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