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9节 (第3/4页)
将这几日朝局的重大变化告知了海刚峰,刚峰先生愕然片刻,随即大喜: “朝廷竟毅然决断,要斩除倭人在京中的耳目了!圣上天纵英明,天下苍生之福!” 穆祺愣了一愣,随后反应过来。虽然他这个事后诸葛亮一眼就能看穿老登道袍下的龌蹉心思,但正所谓驴粪蛋子表面光,老登扭捏作态阴阳怪气,几十年cos圣君仁主浑然忘我,至少在底层的名声还是有那么一些的。刚峰先生毕竟是穷乡僻壤寒窗苦读出来的,一时摸不透老壁灯的底裤,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这也没有关系,等海先生到浙江官场混两年,大概就能对飞玄真君的拟人程度有个基本的了解了。在此之前,什么解释都是没用的——他总不能告诉刚峰先生,倭人和倭人的耳目,其实是自己用文字狱的手段搞翻的吧? 穆国公世子可以不要脸,他穆祺还得要脸呢! 穆祺只能转移话题,又谈及东厂审问要犯的细节,同时从袖中取出一卷纸筒,重重拍在了桌上,迅猛向前一推。 他叹息道:“东厂确实有那么两手,审讯出的纪要中有不少关键的消息。要是先生能过目一二,必然可以洞悉沿海的情形,比兵部的文档还要管用。” 海刚峰盯住了那卷纸筒,他也不能不盯住那张纸筒,因为世子就差把这玩意儿捅到他脸上了: “这是……” “这当然不会是东厂审讯的纪要!”穆祺义正词严:“东厂是陛下的家奴,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寻常大臣自然是沾染的越少越好。我怎么会明知故犯,把审讯纪要带出来呢?这是多大的是非啊!” 海刚峰:………… “那这到底是什么?” “这个?这个嘛,是某个虚构的勋贵子弟从某个虚构的特务机构中打听出了某些虚构的消息,然后用这虚构的消息写了一本纯属虚构的话本。”世子正色道:“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所以这就是一份毫无价值的臆想,刚峰先生明白了么?” 海刚峰……海刚峰的嘴角抽搐了片刻。 真的,在这么短暂的一刹那,海刚峰几乎都要怀疑自己先前的判断了——也许京中沸沸扬扬的流言并无差错,这穆国公世子真是个癫的? 正常人谁会说这种疯话啊! 但他又能说什么呢?他只能默然片刻,然后干巴巴回话: “我明白了。” 世子很满意: “明白就好。以后断断不可忘记。对了,此处哪里有茶水摊子啊?我要去买几壶热茶解渴!” · 虽然客房中就摆着老大一桶热茶,但穆国公世子仍然自自在在的起身,在外面悠哉悠哉逛了两刻钟的功夫。等他溜达着转回房内,海刚峰依旧是正襟危坐,神色默默,面前的纸卷依旧裹得严实,看不出有什么挪动。 等到世子施施然坐好,刚峰先生才向他拱一拱手,郑重出声: “原本以为倭寇的眼线只在南方偏远乡下,现在看来是大大错了。这些倭人在京中千方百计的打听海防的布置,打听内廷的动向、沿海兵力的强弱。此居心诚不可问,世子的顾虑,果然是大有道理,在下亦不能不拜服。” 穆祺眨了眨眼: “倭人在打听海防?哎呀真不知道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我可是一个字都没有泄漏喔……当然,如果我们假设这个消息为真,那倒确实是天大的新闻——以现在江浙一带的文恬武嬉,海防基本就等于零,真要让倭人摸清楚了这个底细,恐怕下一次入侵就是近在咫尺。” 海刚峰平生头一回被别人的表演噎得有点无语,默然片刻后干脆移开话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江浙的局势不是在下可以妄论的,但现在应该光复高祖皇帝的旧制,要先把要害地方的百姓整顿齐备,不能给倭寇可趁之机。” 虽然初出茅庐,但海刚峰凌厉老辣的政治眼光已然显现了出来。即使再如何忧心倭寇,海刚峰依然清楚现在的局势。沿海的军政错综复杂,外力绝难插手;别说他一个小小举人,即使将来出任地方官后借用穆国公府的力量,也不太可能搅得动那一摊烂泥——除非你真打算花几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