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 第172节 (第1/2页)
曦嬷嬷笑笑:“老奴方才一进屋里,就闻到这味儿了,纵使是混了姜花碎香,还是能分辨出来。算是老奴倚老卖老了,这样的话倒是吓到娘娘了。” 茱萸从枕下拿出方形小包:“我是不能杀了她,可是我也定要她偿彩莲一命,叫她此生都要付出代价!” “娘娘心意已决,老奴也不好再劝些什么。一切都是命数……” 曦嬷嬷边说,边从袖中取出一抹膏子:“这玩意儿太过邪门,娘娘闻多了也是不好。老奴这里有一盒镇心膏,是先前太后留下的。娘娘只需抹一些在身上,那些个脏物当是侵不到体内,无碍的。” 镇心膏……茱萸心下默默念着,这先太后手上沾的血,只怕是数也数不清了。有这样的膏备着,她倒是宽心了一些。 “嬷嬷。”茱萸轻轻说了一声:“当年贤妃娘娘自个的孩子一出生就去世了,可是与此有关?” 曦嬷嬷微微一愣,垂着脸道:“太多的身不由己……她老人家也有她的苦衷呀。” 2 第二百零三章 风絮飘萍散(二) 这日,不过辰时,天色却不大好,今儿个也未落雪,只是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忽闻芷若、芷水两公主病了,茱萸便遣了曦嬷嬷去照看。 冬霖脉脉,阴晴不定,未到晌午,天就渐渐的黑昏,且阴的深沉,兼着那雨滴梅梢,更觉凄凉。这几日昊然忙着学业,也未有时时来探视。虽是到了年下,各宫各院都挂了灯彩,一派过年的气象,可是云梅宫内却是静谧的很。 一早,茱萸便命鸳鸯备下一大碗燕窝汤水,可是自个也不食用,只叫温热在炉子上。不一时,只见着阿德头上戴着大蓑笠,身上披着蓑衣匆匆从外头赶来。 才到了殿前,忙脱了蓑衣,到皇后跟前就是一拜:“启禀主子,奴才一早打听了,那朝鲜使臣今儿个没去熵邗宫,但是听闻,他们已回驿馆收拾行装,不日便要启程回朝鲜了。” “哦。”茱萸轻声应了一声。 鸳鸯道:“主子要是身子乏,不如奴婢先服侍着主子歇下。” 茱萸道:“你将本宫那双杜梨木雨鞋拿来,本宫要用。” “主子,这天儿不好,路面湿滑,您要出宫,那还是坐一乘凤撵如何?”鸳鸯边思边道。 茱萸摆手:“今儿个本宫并不想坐凤撵,宫里几个得力的太监、婢女、侍卫都给带上,随本宫出去走一遭。” 听罢,鸳鸯也不敢问主子要去哪儿,只是忙出去,召来了宫里头的宫女、太监,又带上了几名带刀侍卫。 只见着几名太监持着九凤伞盖走在前头替茱萸挡着雨,鸳鸯与小宫女分立两边仔细搀扶着主子,小心皇后滑落之险。 后有吾仗、立瓜、卧瓜各二,赤、黑素旗各二,赤、黑凤旗各二,金黄、赤、黑三色素扇各二,赤、黑鸾凤扇各二等。又有随从手持金节、拂、香炉、香盒、盥盘、盂、瓶、椅、方几等紧跟其后。 素日里,茱萸是最不喜这阵仗的,今儿却是格外的引人注目,所行之处,宫人无不退让两边,垂头行礼。 雨一直下着,茱萸脚下是一掐金满绣的棉纱袜子,一双蝶恋花的罩子,外头是一双杜梨木雨鞋。一路走,一路带起水花,映着青石板的地面,茱萸好似又想起了初进宫的那一日,天气晴好,倒不似今日如此湿滑。 彰华宫,自打淑妃自缢以后,茱萸便不曾来过来了。眼瞧着“彰华宫”三字的草书匾额现于眼前,茱萸略略抬了头,这是周昶景在世时,亲笔所书的匾额,彰华两字,正是应着淑妃的彰显华实之意。如今也算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 这厢,闵妃在殿内歪在榻上阖眼养神,听人来报,说是皇后来了。犹豫片刻,随手披了一件光亮的海狸袄子,便出了殿外相迎。 闵妃正要行礼,却见着茱萸上前,拉着闵妃的手笑道:“本宫今日特地来与你道喜了。” 闵妃听了,心下一愣,想要将手抽回,却被茱萸紧紧拧着,闵妃感知疼痛,也只得忍着不吭声。 闵妃只得低头道:“不知妹妹所谓何事,喜从何来?” 只听着茱萸笑道:“想来你也晓得,你那贴身侍婢允喜,如今还在我云梅宫里,也亏你沉得住气,这几日允喜未回,也未差人来问。” 闵妃未料着她会说这些,只道:“那丫头进了妹妹的宫门,自有妹妹会照看。想来妹妹仁慈心善,也不至于对一个婢女下什么狠手。” 茱萸慢慢松开闵妃的手,“想来你跟前也没几个可心的人儿,这允喜也算得一个了吧。可是那一日,允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