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5节 (第1/2页)
主要原因在于,鸽派的利益多来自于本土的金融业,一点内部消息炒炒股,或者给军工复合体做做顾问,干净又卫生。 而鹰派的利益,多来自于外部扩张,比如史密斯专员,比如给日韩提供一些化学奖励,亦或者在阿汗地区搞搞全球最大种植基地。 外部势力收缩,显然对后者的影响更大,所以近两年他这个防长很难做人,一直在压制。 现在嘛.希望这些鹰派能清醒一些。 不过无论内部如何清算、背锅、平账,对外,美军显然是要选择“秘不发丧”的,从头到尾和没事儿人一样,一点消息没透露出来。 自二战之后,他们还没有战舰被正面击中过,这种消息绝对不能透露出来。 但就像之前说的,大西洋是这颗星球上,最热闹的海当地时间第二天上午,也许是某个海员到港了,终于拥有了互联网,立刻将手机里的存货发了出来。 内容是夜幕之中,极远处的漆黑海面。 原本什么都看不到,直到几秒后,海面冒出了一团火光,才隐约映照出一个小小的战舰轮廓,显然是有东西被击中了。 整个视频只有不到一分钟,若是往常怕是不会引起关注,但结合当晚大西洋天空的异象,周教主的推文,很难不联想到一起。 于是再度掀起一轮讨论,更多捕风捉影的猜测被抖了出来。 比如有人远远拍到,某港口一艘甲板盖着布,烟熏火燎的战舰。 再比如,有货船在海面上,发现了疑似军舰残骸,甚至还有海兵尸体。 而当第二天早上,大西洋上空第二次出现不明飞行轨迹的时候,基本已经坐实了这是“周教主”的空天战机在试飞。 这一次,再也没有试图拦截的导弹了,安安静静,歌舞升平。 而第三天晚上,还来了一次后,美军已经麻木了 飞吧飞吧大西洋又不是我家挖的 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已经开发出了成熟的“空天战机”。 那个造型诡异的家伙,将航空/航天的界限打破,将有人/无人的界限打破,将武器装备从大气层内,拓展到了大气层外。 全球第一款无人战机、第一款空天战机.已经诞生在了地球上。只不过一反常态的,理应高度紧张、渲染威胁论的大漂亮,这次云淡风轻。 网友:大漂亮,你是不是被干了? 美军:没有啊?我好着呢!接着奏乐,接着舞! ———— 太仓,万户基地。 一连三天试飞,刑天一、二、三号机全部试飞成功。 除了一号机的时候,有一点小插曲外,另外两次都显得波澜不惊。 显然是一号机展现出来的水平,和对技术的未知,让对面再也没有胆量,瞎几把拦截了。 至于一连三次,显露踪迹在理论上的“美国势力范围”,也就是太平洋和大西洋,某些人也只能忍着。 怎么办呢?拦不住,发现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 这种变化会影响很多事情。 一场“试飞”,一点“插曲”,意外的造就出了对“势力范围”的重新定义。 从今以后,大西洋上空、太平洋上空没有所谓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 寇可往,吾亦可往。 “周总,统计数据出来了,您看一下。” 厂房内,周瑞拿到了新鲜出炉资料,端坐在方形塔台之上,耐心翻看。 经过三次试飞,三种不同技术路线的刑天均得到了一定验证,统计出了许多东西。 一号机中正平和,达到了最初设计的全部指标。 二号机“六爻隐身”更具性价比,但“六爻隐身”出现时间太短,比起四象隐身,尚有一些不确定性,配套的设备属于太一天工的自研试制。 三号机具备电磁弹射,在“刑架”的辅助下,发射最为迅速,燃料最为节省,但整体成本上升了15%左右,主要来于刑架的建造成本和对起落架的改进。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成本问题。 作为定义为“昂贵消耗品”的无人战机,首次试飞表现出的“灵性炫技”式操控,并不是其真实水平,而是小花洒的水平。 同时载弹量很低,正常情况下,还是靠着数量和技术代差打压制,这样的话成本就尤其重要。 排除掉样机的研发费用,经过测算建造一架“刑天”,成本大概在1.2亿左右。 如果算上刑架电磁弹射模式,则会接近1.4亿。 比起歼20的近8亿单价,要便宜了许多,但依旧没有达到周瑞认为的最理想状态。 他希望能把成本,压制在一亿以下,哪怕阉割一定的性能。 这需要多方面的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