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1节 (第2/2页)
曲同工”用的最舒适,几乎没有瓶颈,随便提什么过分要求系统都能满足,因为他自身的积累在工程领域里是最强的。 今天听了一会儿报告,他觉得落在“储能”方向也不错。 不是电池这种狭义的储能,而是更广义的储能。 毕竟未来“月球开发”,除了钙钛矿发电,最好还要有一个高效稳定的储能方案搭配。 一个“月夜”就长达近14天,储能系统的压力不小。 正在思索之际,远远的传来一个声音: “周总!赵院士!这么巧啊!又见面了!” 转头看去,范祖松远远的不断挥手。 “二位好兴致啊,我也很喜欢在复大的校园漫步。” 周瑞咧了咧嘴,干笑道:“那您漫着先,我们就回去了。” 范祖松:“( ̄(エ) ̄)” 第849章 被遗忘的二人组 下半场周瑞又在会场里听了几场学术报告。 没有发言,没有提问。 以听为主,以睡为辅。 离开的时候,依旧是和赵院长一起,赵院长问道:“怎么样?有收获么?” 周瑞先是点点头,但随后还是老老实实摇了摇头:“不多,这种报告会讲得都比较笼统,比较水。” 赵院长自己倒是没有这种感觉,甚至觉得这次学术会议已经很不错了,或者说学术会议本就是如此。 失笑着摇摇头道:“你和我们走的路线不一样,我们一辈子都在实验室和各种学术会议里打转,节奏比你慢的多。” 钙钛矿这样改变了整个太阳能行业的成果,周瑞当时也不过搞了一个月,而且成果完整到可以直接工程化生产,他对这件事记忆犹新。 更不要说天选之子一般的“四象隐身材料”了,那应该是他这辈子见证过最离奇的科研项目。 突然想起了一些往事,赵院长说到:“我记得年轻的时候,我一个竞争对手,突然放弃科研,选择下海经商,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像他这样的普通人,耗费一生时光,也不过是给未来某个天才或者幸运儿,节省一个下午的时间罢了。” “小周,你不必强迫自己接受学界的节奏,那是给普通人制定的,你只需要往前走就成,剩下的杂事,我们这些老骨头给你搞定。” 时至今日,还能很自然的叫周瑞“小周”的不多了,赵院长和杨校长就是其二。 这两位算不得他老师,却也给了他许多帮助。 感觉到赵院长突然萧索了起来,周瑞拍了拍对方的臂膀,安慰道: “那位去经商也不错,也许人生依旧精彩呢?” 赵院长突然开朗:“那倒没有,国内失败,去国外想东山再起,然后刷了十几年盘子。” 笑的很是畅快。 周瑞:“…” 晚上周瑞陪赵院长吃了个饭,然后回到了江湾翰林。 周瑞将小花洒放在了窗边,让它自己发呆去了,而自己则坐在藤椅上,闭目打开了系统。 十几分钟后,睁开眼睛,暗自摇了摇头。 还是不行,果然这一年自己在化、材领域进步不大。 “室温常压超导”毕竟是终极材料,带来的变化,可是会比“可控核聚变还大”。 毕竟可控核聚变只是能源的“量变”,而室温超导却是科学的“质变”。 周瑞想了想,放弃了临时抱佛脚,在最后一个月恶补材、化的打算,而是准备按部就班的选择继续刷数学经验。 这个超级大奖,晚两年再开也一样。 —————— 第二天一早,周瑞起床后,步行朝着智能大厦而去。 路上,林托突然说道:“对了周总,昨天那个范祖松教授,因为接近意图过于强烈,我们就调查了一下,没有发现额外风险项。” “哦?怎么说?” “应该只是手下的项目经费断供,想要自救罢了。” 周瑞点点头,没有再问,其实大致也能猜到。 但凡经费充裕点,也不至于带着“鞑靼”来打草谷。 走到智能大厦门口的时候,周瑞本打算直接上楼,看到一个自家员工提着精致的早餐,心里想了想,就多走了几步去了大学路。 新开了一家咖啡店搞活动,69折这个数字很吉利,而且都是搭配好的套餐摆在外面,买起来很方便,周瑞随手拎了两份。 返回大厦,抵达六楼,周瑞敲响了甘媛的办公室门。 那个穿着直筒裤,正在颦眉思索的姑娘,立刻抬头露出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