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9:合成系男神_第74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7节 (第2/2页)

”,现在,似乎所有的信息都指明一件事情。

    周教主是玩真的,他是真的要进行这个疯狂的计划!

    周瑞为了让“太一天工”一炮而红,也为了增强未来“清洁太空联盟”的影响力,一步步将最新进展,公布在了社交媒体上。

    虽然大部分只有文字信息,却也将众人的关注度一点点拉高。

    轨道平台、太一天工、开明智能等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国的电视节目上,有嗤之以鼻的,有奉承赞叹的,也有担忧指责的。

    但无论如何,今年由“玉兔-吴刚”而起的航天热,终究将由周瑞自己亲手推至最高点。

    10月25日,榫卯平台及配套载荷完成全部改造和测试,装车出发去往西昌基地。

    10月29日,万户基地智能指挥中心完工。

    11月1日,“敬天一号”在西昌基地完成全部剩余测试。

    11月3日,“敬天一号”入塔开始垂直总装,单春元担任火箭工程组组长,车乾任副组长,确保火箭发射万无一失。

    11月5日.发射日.

    ————————

    “各位观众朋友你们好,我身后就是中国第一家商业航天公司,太一天工在华东的基地,万户基地.”

    今日一早,万户基地内就多了一些扛着摄像机的媒体,本次发射邀请了泱妈和几家网络媒体。

    可以在多个渠道看到直播画面。

    当然,作为商业航天公司,泱妈无法给出“嫦娥三号”那样的主频道全程直播待遇,但依旧安排在了附属科技频道和自己的网站上。

    另外如果发射成功,消息会出现在今晚的新闻联播上。

    不过这些媒体并非哪哪都畅通无阻,大部分技术区域都被封锁了,平日里四处巡逻的武j战士都换上了黑色保安服,隔绝了大部分秘密。

    泱妈获得了将机位架在指挥中心内的权利,而其他媒体只能转接画面,整个过程同样将会以延时直播的形式进行。

    除了媒体以外,还有一些访客抵达。

    镶金边的大劳停在了办公楼前,哈立德一身灰色正装,精神抖擞的下了车。

    上次和周先生分别后,他又全球各地处理生意去了。

    这次“太一天工”发射,他自然不能不来,算起来,今年他在中国呆的时间都快比在阿连酋呆的时间长了。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两位阿连酋航天“专家”,和两位培养多年的宇航员。

    括弧,都没上过天,养着养着就快退役了。

    说起来,阿连酋作为土豪国,一直很重视航天这样的尖端领域,深耕多年。

    要经费有经费,要技术有经费,要人才有经费,要成果有经费。

    可以说实力雄厚。

    哈立德转头看去,还有几辆车停在了这里,其中一辆下来人的人还很熟悉。

    琉球之行认识的尚智,和翁长泽宇。

    尚智是本身就在中国,翁长泽宇纯属公费凑数。

    琉球哪有什么航天局就走个过场.翁长泽宇都羞于和人自称“航天局局长”。

    几人攀谈了几句,就有工作人员来引着他们,朝内走去。

    “几位,周总在指挥室,需要事后才能和各位见面,请先随我去观察区。”

    联盟成员齐齐往里走去,这一幕也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这栋航天局建设的办公楼,从形制上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方方正正,既不高,也不帅。甚至有点过于低调了,这是哈立德的第一印象。

    但弯弯绕绕,抵达了四楼的所谓“观察区”后,他瞪大了眼睛。

    所谓观察区,是一个位于“智能指挥中心”侧面的房间,由一面玻璃幕墙分隔。

    幕墙内侧,是一个装修还算不错的休息室,只有五十来个平方,有沙发,有饮水机,有茶几。

    而幕墙外侧,就是上千平米的巨大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以弧形阶梯式排列,越往前越低,“观察区”就像是大剧场侧面的小包厢。

    “大剧场”前方,地势最低之处,不是哈立德印象中航天指挥中心那种大屏幕,而是从墙壁到地面都铺设着白色材料,围成了一个像是弧形摄影棚一样的空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