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4节 (第1/2页)
这是一款很“成熟”的运载火箭。 成熟,代表着易上手。 但成熟,也意味着不带劲儿! 80年代研制,是标准的八零后,哪怕放在婚恋市场上,也都不吃香了。 总长度40米左右,足足比长三乙短了三分之一,最大直径3.35米,只有两个子级,莫得助推器,直上直下一根,和个杆似的。 总重量只有长三乙的一半,载荷也差不多一半。 还只能送地球轨道。 即便是以务实著称的中国航天来说,也是比较落后的型号。 只能说……不愧是印度客户的“商发”单么,就这还赖钱! 第一车抵达的,是“二饼”的二子级,贼没面子,居然是普通卡车拉来的。 因为它“细”,不需要动用特殊载具,做好防护就行了。 火箭工程组倒没有嫌弃,立刻开始动员卸货。 第二车抵达的,则是设备。 这次,周瑞需要在“二饼”身上,加装“智能回收配件”,需要的新东西不在少数。 实际上,如果以重量算,他的设备需求,还要超过“二饼”的自重。 设备找人,而不是人找设备,调度起来多少有些麻烦,但没办法,这本身就是一个见缝插针的项目,这是最好的方式了。 能订购的肯定订购,实在不行再考虑手搓。 由于“二饼”结构比较简单,所以部件数量不多,到了晚上,基本就已经齐活了。 这时候,单春元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周瑞根本不需要操心“二饼”的任何问题,所有对“二饼”的检测工作,只要一股脑甩给单春元就行了。 而他自己,只需要带着另一部分人,接收和安装设备部分。 两人分工明确,项目组进行的有条不紊。 “单工,二子级发动机超声波检测正常。” “绝热层ct呢?拿过来我看看。” “周工,这个感应炉放哪里?” “c4区,注意地标方向,走线别弄反了。” 两人的指挥下,准备场在迅速改变着。 下午九点…… 一辆陌生的卡车,开了进来。 以为是来新货的工程师,凑了上去,结果却发现这辆车好奇怪。 车厢像是一个整体,严丝合缝,铝合金外壳格外有科技感。 工程师绕到另一面,看到上面印着“开明智能”四个大字,一头雾水。 “周工!这个……需要卸货么?” 正在指挥的周瑞回头看了一眼,笑了笑说道:“不用,停在东南角a1区。” 这是一辆没有公开名字的设备,非要说的话,是“工程指挥车”。 可以提供跟踪化指导、指挥、调度、安全规范。 起源于“鲲鹏”建造时期,之后被更加集成化、简单化了一些,之前都是王涛在带着使用。 钙钛矿智能工业集群,和602毕方生产线,都有工程指挥车的参与,虽然离了周瑞,发挥不出全部实力,但也有用。 而且这辆车来了……也就说明…… “老板!我们来了!” 大门外,王涛带着心腹团剩余九人,抵达战场! 王涛脸色看上去格外疲惫,他们今天早上才完成了602所,“毕方生产线”的智能化布局。 工是早上交的,人是中午走的。 下午到西昌,晚上进基地。 周瑞笑了笑,上前对心腹团说道:“欢迎,来的正是时候。” 这些,都是他悉心培养的大将。 九个人,每个人都有着不下于车乾的工程师实力,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