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3节 (第2/2页)
再加点? 注册资本,代表的其实是对外“承担责任”的上限。 和实际经营过程中的投入无绝对关系,也和公司有多少钱没关系。 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说,自然是公司做的大大的,但破产暴雷个人只承担的小小的,注册资本往往都是远远低于公司体量的。 基本只有国有企业,会出现超高额的注册资本数,甚至有上万亿的怪物。 虽然说,两个亿注册资本,对于一家新成立的民营企业,也算够用了。 但注册资本搞高一点,航天局的技术入股比例还能压一些,技术池能容纳更多的东西。 也让航天局和组织上,看到一点决心和诚意。 周瑞想了想,比了五个手指。 李长平手抖了一下。 “五个亿?周总大手笔啊!” “五十个亿。” 李长平手抖了10下。 “实注。” …… “哎呀,周总一定赏光,带您尝尝老京北地地道道的地道。” “李司长客气了,简单吃点就行了……” 航天局总部大楼内,两人手搭着手,上演着一场十八相送。 长长的走廊里,还有不少办公室,都听到了自家司长爽朗过头的笑声。 那感觉,比去年自己40岁的女儿结婚还喜庆。 其实吧,注册资本是5个亿还是50个亿,都到不了李长平的口袋,甚至也到不了航天局的口袋。 但这事儿毕竟是他帮忙张罗的,动静越大,脸上越有面子,成绩也越大不是么。 周瑞“难得”高调一次,也是为了将这件抬到足够高的位置上。 他希望航天局知道,周瑞和开明智能,不是来蹭航天概念的,也不是来打国家队秋风来的,更不是闹着玩一时兴起。 他是来干实事儿来的。 数年前,他以一首《星辰大海》,开启了重生后的快乐生活。 现在,他重新带着自己的积累,准备进军真正的星辰大海! 第691章 你也滚 京北各单位的一大优势,就是地处京北。 这不是一句废话,而是实打实便利。 地方单位有重大事项,需要国家级部门审批的,得一层层往上报,还要有反应时间。 一般的小事,哪有脸麻烦京北?写个文件都得慎之又慎。 而京北单位,出门坐个公交就成,甚至离得近的,步行走两个路口就到了。 而且偌大的京北城,谁没几个熟人啊。 排什么队啊?老王在上面么?我找老王说个事情! 所以仅仅第二天,开明智能准备“斥巨资进入航天领域”的消息,就已经传进了相关部委里。 而周瑞方面,也将这个想法,向上汇报了一下。 周瑞和航天局共同发力,所以事情推进很快。 “开明智能”四个字,现在可以说是金字招牌。 于商界,是国产化98%的头部科技企业,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明星公司,“中国制造”的招牌之一,舆论上还改善了许多不良的外部环境。 于组织上,是真心实意的民族企业,海峡事件更是推开时代窗口的那支手,到现在为止,都有许多外界所不知的合作。 所以一路绿灯,是必然的。 甚至有领导表态,技术入股什么的,评估要灵活一点,哪些技术可以下放,标准也可以灵活一点,不要伤了社会力量参与航天事业的积极性。 航天局只能在原本就灵活的底线上,再度灵活了一点,把将要打包的“航天技术池”,扩大了“亿点点”范围。 当然,在外界看来,周瑞和开明智能此举,还是以“火箭回收”技术为出发点的,尚没意识到,这家“商业航天”,未来会变成什么模样。 整个过程中,可能唯一有点心情复杂的,只有部队上了。 虽说航天多少和国防沾点边,但毕竟只是沾边。 在以前,周瑞可是他们的御用科学家。 四象隐身技术、威龙、毕方、鲲鹏、智能机械战…… 那种井喷的感觉,不要太爽。 宾馆里,周瑞给杨如彬沏了杯矿泉水: “主要是感觉火箭回收技术,很有前景,奈何国家队比较慎重,所以索性自己成立个公司。” 杨如彬喝了口水,久久无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