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0节 (第2/2页)
……王德秒懂。 “轰炸机?!卧槽!啥时候有的设计?我咋没听说?” 自己就厂里窝着都没听到。 周瑞笑了笑:“设计?暂时还没有,不过很快就有了。” …… 第二天一早,周瑞在厂食堂吃了早饭,去歼20产线看了看。 目前“歼20”已经有了两条产线,分别在03厂房和04厂房,03就是之前周瑞参与搞原型机的地方。 巨大的厂房内,一眼望去延伸数百米的工作区域。 上百名顶级工程师,上千种精尖设备,数万的严格工序……这处宽阔的空间,代表着人类工程造物的顶点。 我的朋友,不是打火机垫片,不是单反摄像头,不是圆珠笔尖…… 是第五代超音速重型战斗机。 比它还能考验人类工业水平的东西,屈指可数。 当然,你要杠光刻机算你赢,共和国确实还没做到所有领域,都全球第一……历史上也没有这样的国度。 周瑞的到来,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曾经的原型机组成员,现在都已经是各个技术组的管理人员了,手下都带着人。 “周工!您来了!” “周工?我咋没听到消息?您这是来指导工作了?” 新人们也听说过这位的大名,毕竟平日里吃饭休息,各个组长们最喜欢的,就是讲当年原型机组的峥嵘时光。 他们也知道,这位周总在外面有大公司,是大老板,毕竟他们只是保密,又不是关监狱,网络上关于开明智能的消息不要太多。 作为少数,既知道周瑞是开明智能ceo,又知道“周工”参与了歼二零工程的群体。 周瑞在蓉飞,不只是名人,也是传奇。 第610章 网吧是如何建成的 之前就说过,歼20的脉动式产线,是高精尖和产量的结合。 周瑞在产线建立后,其实并未参与过生产工作,上次回来,带米老头来的那一次,也只是简单参观了一下。 原型机的时候,是大决战模式,百来号人围着一个地方搞,现在则是脉动式产线,一条线上有四台未完成的歼二零,完成状态各有不同。 人数却没有增加太多,也是百来号人,井然有序。 这就是产线设计的功力了,同样是工程学的重要领域,技术定型后,同样的人力,可以数倍于之前的产出。 这些对周瑞来说,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所以他并未因为自己是“原型机组大佬”就不放在眼里,一直很认真的听人讲解,每一个部分的功用。 “化繁为简”的能力,让他对上千台设备,数万个工序组成的产线,有了简洁清晰的认识。 顺手还提了几个优化建议。 一整个上午都在产线观摩,下午的时候,他则去了行政楼。 威龙那边,已经不需要自己亲自上手了。 那么……就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鲲鹏”上吧。 第一步就是…… “鲲鹏的设计细节,我已经确定了,咱们先让这个东西,出现在纸面上。” 林广荣的办公室内,听到周瑞如此说,他并没有很惊讶。 周瑞之前已经铺垫的够久了。 第一次偶有所得,是一个单纯的“气动外形”。 第二次偶有所得,是结构设计图,有着更具体,更详细的规划。 第三次偶有所得,是一份可能会用到的材料清单、零部件需求。 得益于前面几次“偶”的很好,林广荣对于周瑞会有进一步的“偶”,并不意外。 虽然放在外界,已经是离大谱的程度了,一人之力,拿出来了这么多东西! 但周总嘛……不能常理度之。 所以他没有出现什么“噗”的喷一口茶的反应,而是老神在在的抿了一口热茶。 “没问题,周总之前的那些东西,已经在一块空白的领域,给我们指明了很多方向,针对您之前的结构设计,我们已经开过好几次研讨会,认为以此为出发点,完善出一架‘战略轰炸机’的可能性很大。” “厂里很注重这次开拓性行动,您放心,有任何需求我们排除万难,争取明年,把设计定型!” 周瑞:“我没那么多时间,一周之内要搞定。” “噗!!!咳咳咳!” 林广荣感觉气管里,有茶、有痰、有槽,不吐不快。 “多少?” 周瑞平静道:“设计细节,我已经反复推敲很久了(并没有),但是因为工作量庞大,所以需要人手一起配合,我想效仿那次在‘造船厂’的模式,集中性的,决战性的开展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