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1节 (第1/2页)
而且也不仅仅局限于无人飞行器。 三只特殊改造过的机械犬,正在“倒背”着一把cs/ls7微型9毫米冲锋枪。 之所以倒背,是为了方便人为换弹夹。 虽然做成内置弹鼓也可以,但却会大大增加成本,增加制造难度。 无人机终究是消耗品,不是尽善尽美最好。 三只机械犬,四肢并用,朝着演练区里走去,这里模拟了一段城市巷战,水泥墙,窗户,木箱子构成的可穿透障碍,应有尽有。 三只机械犬呈现品字形,朝前推进,摄像头观察着情况,无声的讯号在自组网中传播。 三个“节点”显然组不出智能,只能组出智障,不过没关系,它们在智能大厦内部,为了方便测试,直接组进了整栋大楼的“机械智能”内,也是目前节点数量最多的地方。 智能性非常恐怖。 这时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人型靶牌,机械犬立刻调转方向,背上的冲锋枪瞬间通过特殊机括开火。 “哒哒哒哒哒!” 后坐力的原因,准确度不高,但火力压制是相当可观,三只机械犬一边开枪一边前进,不到一秒靶牌就打成了筛子。 可以想象,如果是活人,面对这种情况会多绝望。 这时右侧又出现了一个靶牌,被其中一只机械犬捕捉到,但其实相当于所有机械犬都注意到了。 右侧的机械犬因为距离太近转角困难,自己没动,而是压低身形,反而是左侧的机械犬完成了交叉火力。 这高度展示了“机械智能”的恐怖。 研究员并没有设置这样的配合程序,只是“告诉”机械智能,火力线要规避己方目标。 而机械智能自己就打出了这样的配合。 和农神一样,“它”不需要向人类解释,会自动根据可控的硬件设施,来完成设定的目标…… 整个开火过程不过几秒钟,三个弹夹就清空了,一场测试顺利结束。 百米开外,研究所成员打开了防爆门。 王涛兴奋的推了推眼镜。 “卧槽!帅呆了!” “牛逼!这火力压制!” 他们兴奋的,是实弹射击带来的肾上腺素飙升,这种冲锋枪平推的感觉,实在太帅了。 但军方的研究人员,对这种开火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他们在兴奋另一件事。 这机械犬的智能性…… 这他妈是什么黑科技! 我们是来研究什么的?研究怎么把冲锋枪焊在机械犬上么? 感觉已经可以出门大杀四方了啊! 这才是“军无研究所”的第三天…… 如果说以他们加入前的预设看……这已经可以毕业了! 上报等着一等功就行了! 但在这里,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前天看了不少宝贵的“实战视频”,这里面简直差了“两代”水平! 民用绑爆炸物是1.0版本。 军用无人机是2.0版本。 而眼前这些,我的朋友。 只能用“智能机械战”来形容,可不就是3.0版本么。 在确认所有机械犬关机,排除所有危险后,王涛一路小跑走了过去,观察情况,收集数据。 “后坐力影响还是很大的……弹坑太散了。 “如果给机械犬加一个‘蠕动’程序怎么样?装个传感器,收集一下后坐力的频率和规律,让机械犬开枪的时候同时启动微调……抵消一部分后坐力……” “有道理……那要不要直接升级,也别微冲了,搞个轻机枪试试?微冲弹夹消耗太快了,压制时间不够。” “还有联动机括,最好区分点射和连射……” 一条条修改意见和创意,被汇总记录起来,这些最后都会报到周总那里,然后由周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