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8节 (第2/2页)
不和组织玩了呗。 他如果想要将残缺的“天之启示”补完,开发出更多的用途和潜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三样里面,他最多也就能解决财力。 物力和人力,比如各种更强大的仪器、检测设备,比如各种忠诚可靠的人手……实在太麻烦了…… 钱不钱的可以想办法挣,但时间上可能需要好几年…… 不过周瑞也没那么傻,他决定先走一步看看,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先抛出一点东西,但不是全部,以此来感知一下……组织的态度…… 心里有了定计,周瑞说道: “吴老师,昨天有了一个灵感,为了制出阶段性的成品,让机器过载运行了,当然,还有一些违规操作,不过结果是好的。” 吴华民一脸无语,看向报废70%的仪器。 这就是你说的“结果是好的”? 周瑞对韩子茵招了招手,韩子茵将侧挎的包包打开,周瑞从里面抽出了那张“阶段性成品”。 “我给您演示一下?” 吴华民板着脸……这能有啥演示的…… 周瑞从准备间搬来了昨晚的实验室电源,将电极连接至薄膜两端,随着电源开关被打开,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铁灰色的薄膜,表面如鱼鳞一般波动,瞬息变成了如镜面一般的亮银色。 吴华民一愣:“这是……电控雾化?也不对啊!” 如此科幻的变化,让他想到了“电控雾化玻璃”,通过通电来改变液化玻璃膜的分子排列规律,实现“毛玻璃”和“透明玻璃”的转换。 但也不对啊……这不属于这台“金属磁控溅射仪”的工作范畴啊。 周瑞清了清嗓子:“我怀疑,这是一种全新的超材料。” 吴华民翻了一个白眼,超材料?你看我长得像“超菜鸡”么? 我会信这种鬼话? 这是目前非常尖端的一个领域,甚至只是一个概念,尚未有任何宏观造物的例子。 一个本科生,在一场仪器损坏的实验事故中,声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超材料”……不,已经不是发现了,这是直接有了一张成品。 这相当于某三流国家的三流团队,突然声称自己实现了室温超导! 这概率不能说为零,只能说几乎为零。 除非……是那种天选之子! 吴华民叹了一口气:“你说这是超材料,那它有什么特性。” 超材料都得有超乎一般物质的性质,才能称之为超材料。 “雷达层面,全波段电磁波吸波。” 吴华民一愣。 “吸波率呢?” “99.996%” 卧槽?什么玩意儿? “99.996%!还是全波段?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传言中b2的涂层才99.9%。 周瑞点点头: “意味着‘它’可以给飞机贴膜,这是我最容易想到的应用场景了,当然在精细工业中可能也有应用环境,但我目前还不清楚。” (飞机贴膜很复杂,并不是所有部位都可以蒙皮,之后会展开) 吴华民僵硬的转过头去,看着周瑞的双眼。 原本语气中的不置信,已经夹杂了一些别的东西。 周瑞……真的会是那个天选之子么? 这在挑战他的常识和科研工作者的严谨性,但历史上却又真的有那么事迹……比如石墨烯的例子就很鬼扯…… “什么原理?” “细微的微观结构,本就会造成物理性质的急剧变化,这就是超材料的魅力不是么?我只是发现了一种规律……” “制备方法呢?” 周瑞看了一眼韩子茵:“某种巧合。” 韩子茵一愣,然后下意识捂住了自己的小包包。 周瑞说谎了。 那40页稿纸,虽说只是“天之启示”的一角,但依旧可以完美复现昨晚的制备过程,并且拥有完整的原理推导,甚至已经揭开了那种全新结构的一角。 而缺失了四十页稿纸,哪怕成品摆在面前,所有人也只能选择“逆推”,这需要更多的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