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5节 (第1/2页)
抬手的时候,腰间露出了一抹雪白的肌肤。 “周瑞,我担心你没……” 可惜,还没说完,周瑞掉头就走。 呵,抢我位置,这个仇我记下了。 图书馆没位置了,周瑞干脆去了青可工作室,他能去的地方很多,去图书馆只是为了图个氛围。 自从十一发新歌之后,青可工作室的使用频率降低了很多,尤其是宋斌最近不再像以前那样,三天两头往这里跑了。 选择来青可工作室的原因很简单,这里的录音室隔音材料不错,最是适合专注看书。 周瑞躺在录音室的沙发上,一手翻看着一本《传递过程》 这基本可以说是材化领域,本科范围内最难的几个课程之一了,分类里属于化学-化工领域。 本科就是这样,从无机到有机,从高分子化学到金属化学,基本每个领域都让你学一丢丢,知道个大概,用周瑞的话说,就是比地下室还地下室的部分。 然后研究生阶段开始选择一两个领域,到了博士阶段可能就只专精某个特定材料、特定结构。 可以说,大部分人一辈子,在某个极为细分的领域能拿得出手一两样成果,就算很厉害了。 这本《传递过程》属于化学课程,但也同时涉及数、化、物三门,细分还有流体力学,常、偏微分等,说实话,周瑞之前看的时候,也推得有些艰难。 学到考试能过的程度并不难,毕竟有挂,但要说理解的多透彻,很难。 上课的老师都未必学的明白。 他专门挑出这门课,就是为了验证新入手词条的效果。 这一试,周瑞立马就感觉到不一样了。 以前那种晦涩复杂的感觉,减弱了很多,一些模棱两可的部分,也下意识的可以和其他熟练掌握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并且不只是化学部分,涉及物理和数学的部分,只要最终还是为了论证化学问题,都有一种“我变强了”的感觉。 周瑞也摸到了一点系统的内在规则。 比如:中幅化学问题的敏感度,中幅增加化学知识的学习速度这两项,似乎并不是仅仅限制在纯化学领域,毕竟学到高深处,哪门学科没点交叉? “纯数”的同学麻烦坐下。 只要中心主旨是化学相关,就能享受到加成。 这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渐渐的,周瑞就看进去了,即便没有开启专注时间,他的效率也不低。 【自律者】词条也开始发挥作用,大幅降低了“倦怠”产生的可能性,增加了执行力。 他不再满足于看,而是拉来了工作室的移动白板,时不时在上面演算一些东西。 通过一连串相辅相成的词条构建,周瑞已经不知不觉的铺平了一条路。 一条通往科研的路。 可以说,哪怕他从今天开始再也无法获得新词条,已有的部分也足够支撑他在科研领域走到很远的程度,只是时间长短的区别。 这世界上可能有人比他更对“化学敏感”,也肯定有人更比他“自律”,亦或者更“幸运“,更有“灵感”。 但所有条件集中在同一个身上,周瑞其实已经远远领先于99.99%的人了。 渐渐的,周瑞忘记了时间,录音室安静的要死,无人打扰的情况下,可能只有膀胱和胃可以干扰到他。 他进入了一种,不消耗“专注力”,自己营造出的“专注时间” 时间渐渐来到了深夜一点。 周瑞依旧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白板上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正准备考虑翻个面再写。 录音室的门居然被推开了。 周瑞一愣!凌晨一点,谁会来? 可能因为录音室的隔音太好了,他之前一点动静没听到。 转头一看,居然是宋斌。 这个家伙穿着紧绷的衬衫,似乎喝了点酒,显然也是没想到老大半夜会在工作室。 周瑞好奇道:“你喝酒了?半夜来干嘛?” 宋斌挠了挠头,虽然脸色发红,但他还没到彻底断片的程度。 咿呀了半天,说道:“有个朋友……想看看我们工作室……我看录音室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