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节 (第1/2页)
如果这都不叫本事,那么什么叫本事? 要是放在武侠小说里,老谋子的经历那妥妥的就是主角模板! 所以面对着老谋子的审视,江哲也不敢放松。 …… “听说你会点功夫,方便展示一下吗?” 让江哲意外的是,老谋子并没有考察他的演技,反而对他别的技能比较感兴趣。 故此江哲虽然刚下飞机还有些疲惫,但还是舞了一遍达摩剑、展示了一些拳法套路。 老谋子见状当即微微颔首,似乎挺满意。 见此情形,江哲估摸着老谋子或许更看重武戏部分,于是当即有些犹豫道: “张导,我还有一路斩马刀……不过这地方太小了,您看要不要换个地方?” 见江哲这么一说,老谋子顿时颇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似乎没有想到江哲这个科班演员竟然在打戏方面这么专业。 只是当看见老马从长盒中拿出一杆长柄的斩马刀之后,才明白江哲没有开玩笑。 于是张一谋顿时来了兴致。 “走,马场!” 说罢,他当即率先起身带着众人离开。 话说斩马刀最早的前身据说源自于西汉的斩马剑。 其原型大概模样就是在一把长柄上接有大型的双刃剑身,故名叫斩马剑。 后来随着朝代的更替以及兵器锻造技术的发展,斩马剑的外观也逐渐发生演变。 到了唐朝时期就逐渐变成了势大力沉的陌刀模样,非大力士不能用! 直到宋神宗时期在唐陌刀基础上加以改进,降低使用难度,后世大名鼎鼎的斩马刀才彻底成型!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说法而已。 真相到底如何,估计只有古人自己知晓了。 说来江哲手中的这杆斩马刀还是好不容易搞到的。 因为斩马刀的外形虽然大体上一致,可大小却有多种款式。 总体来说,一般斩马刀的全长通常在1米至2米之间。 有的流派习惯使用短柄长刃,有的流派则更喜欢长柄短刃。 故此流传至今,斩马刀的“柄长”与“刃长”存在好几种比例。 比如江哲脑海中的“斩马十三势”所用的就是长柄短刃! 为此江哲还专门找了一个兵器作坊定制了一把,方才得到了一把称心的兵器。 也幸好如今科技发达,一把刀剑几天就能搞定,否则江哲现在就算是想展示也展示不了。 …… 片刻之后,衡店明清宫苑马场。 只见不远处的江哲右腿膝盖稍弯、左边肩膀前倾,势如虎伏。 这便是“斩马十三势”里面最基本的“雌雄脚”与“带刀势”。 当江哲摆出这幅架势的时候,一旁的老谋子还没什么反应呢,武指程晓东就已经忍不住在心底暗自点头了。 因为桩子和架子本来就是武术的基本功,只要能练出气势都差不到哪去。 当然,内行看门道,外行也有外行的热闹看。 只见江哲调整好呼吸之后,立刻便左脚向右,旋即左转,抢身向前之际,亦是同时拔刀出鞘,刀随人走! 一招一式,皆大开大合,与招式繁多的达摩剑完全不同。 或许是因为斩马刀的诞生就源于以步克骑的理念。 故此江哲的这套“斩马十三势”讲究的就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招式套路虽然简单直接,但却将“上斩敌首下砍马头”的煞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大开大合之际,有进无退、死中求生,唯勇者而已! 一时间,即便场边的几人没几个懂行的,但却依旧感到一股凛然之意。 其实这也是沙场武术和民间武术的最根本的区别。 前者气势与杀意并进,后者则是先存身再伤敌。 于是当江哲按部就班的将带刀势、提刀势、出刀势、推刀势、磨刀势、撩刀势、拖刀势、压刀势、按刀势、背刀势、斩马势等十三式套路悉数演练了一遍之后,老谋子当场便毫不吝啬的鼓起掌来。 “很好!说真的小江,你给了我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