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节 (第2/3页)
说的倒也罢了,可如果是小七说的,那么小七是不是已经不再怪他了? “萧二老爷的那颗人头,不仅是要保住萧家,更是要给秦王敲响警钟,让他不要回京城。” 心里有什么东西落了下来,萧长敦知道,那是悬了十四年的大石。 终于毫无征兆地落下来了。 是的,萧长厚用自己的人头阻住了秦王回京奔丧的步伐,秦王没有回来,他没有跳进杨锋和太皇太后设下的陷阱,那把悬在秦王头上的刀最终没有砍下来。 那时的秦王羽翼尚未丰满,但他手握兵权,实则太祖皇帝的几位皇子之中,太皇太后和杨锋第一个想要灭掉的就是他。 他是太祖皇帝最宠爱的儿子,血统高贵,文武双全,太子在世时,就有人曾经提议废长立贤。 当太祖皇帝和太子全都过世之后,太皇太后自是不能再让秦王活着。 那时杨锋悄悄放出太祖皇帝病入膏荒时日无多的消息,而太皇太后则对外声称太祖皇帝龙体康健,只是心痛太子才没有上朝。两边的消息越是不符,秦王便越是怀疑京中出事。 他与太祖皇帝父子情深,那时的秦王只有二十出头,年少气盛,他不听手下谋士们的劝阻,离开西安向京城而来。 京城里,杨锋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秦王来了钻进口袋,可是萧成厚的那颗人头却先秦王一步,出现在京城的城门上。 秦王止步于距离京城五百里的地方,继而连夜返回西北。 直到新帝登基,大局已定,秦王才带着儿子们,奉诏回京奔丧。 只是那时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杨锋,都不能无端给他扣上谋逆的罪名,只能留下他的两个儿子,眼睁睁看着他离开京城回到西安,从此以后,秦王再未踏足京城。 而现在的秦王已非昔日可比,现在太皇太后和杨锋想要撼动他已难如登,除了在他的儿女身上做点文章,他们已经无计可施。 这一切都与萧长厚的人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若是当年萧长厚没有死,如今可能已无秦王。 “这是七告诉你的?”萧长敦颤声道。 沈彤摇摇头:“他长大以后,就没有提过京城的事。” 这一刻,她不想欺骗萧长敦,这个结,是他们萧家的,要让萧家人自己去解开。 萧长敦自嘲地笑了,道:“时至今日,我仍然不觉有错。立嫡立长,这是经地义,大行皇帝才是真命子,这何错之有?” “您没有错,所以我才,真正关心先帝生死的人,只有您。”沈彤道。 “你确定他还活着?”萧长敦问道。 “我确定。”沈彤道。 萧长敦若有所思,问道:“秦王待你不薄,七也在秦王身边,你为何要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因为我知道先帝根本就没有儿子,龙椅上的那个不是他的骨肉。” 第453章 吐血 “你是如何知晓的?”萧长敦正色道。 沈彤含笑看一眼他那不由自主握紧的拳头,这位老人恐怕自己没有察觉,他对这件事的紧张程度甚至超过了萧长厚与秦王的事。 “你不是也知道吗?” 沈彤轻飘飘的一句话,萧长敦颓然地坐到圈椅上,脸颊上的皮肤不自觉地抽搐着,许久,他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小姑娘,不要胡说八道,不要……” “您不要再自己骗自己了,先帝敢于在大殿之上任命毛元枚为主考,就是怀了破釜沉舟之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