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第1/2页)
方维看着,心中不忍,有心帮他一帮,见黄淮也看了他一眼,便行了个礼,走到程若愚身后,将他头上的发髻打散了,从自己袖子里取出梳子,将他散落在外的头发拨到后面,用梳子梳通了。 头发里遍是油垢灰尘,又有虱子,方维惟恐他吃痛,便没敢用力,只是将头发拧成一股,盘在头上,用他原来的木簪子插好。取出帕子,给他擦干净了脸,又从上而下梳理了他胸前的胡须。程若愚一言不发,只向他拱了拱手。方维便也点点头,退回后面。 黄淮道:“你还是个知礼节的人。” 程若愚跪直了,倒是一副端正的后生模样,白净面皮,清秀五官。他又向上拜了一拜,道:”孔圣人尚且沐浴而朝,罪民若是邋遢着回公公的话,便是对圣上的大不敬。” 黄淮道:“罢了,如今你只是在此看押,还没有转交有司,也就是还没有判你的罪,不用以罪民自称。你还是圣上钦点的进士,按规矩可以不跪。” 程若愚低头道:“罪民已知犯了大明律法,愿以身伏法,明正法典。” 黄淮道:“既如此,你便也承认那毁谤朝廷的妖歌是你所作。” 程若愚点头道:“罪民承认。” 黄淮道:“圣上泽被四海,心怀万民。你不过是个新科进士,七品知县,圣上日理万机,仍忧思挂怀于你,特意差我等前来问话,是惦记着你是天子门生,圣上对你仍有谆谆教诲之意。” 程若愚在地上拜了三拜,道:“天恩浩荡,罪民感恩戴德。罪民失职,有负圣恩所托,有负朝廷信任。” 黄淮道:“圣上顾念你年岁尚浅,初入官场,自然不免着了别人的道,才做下此等不才之事。这妖歌之中,颇有怨谤之意,莫非是有人怂恿指使?” 程若愚道:“都是罪民一人所作,无人指使。罪民也未曾和同乡故旧、恩师同门说起此事。兹事体大,若愚不敢攀诬于人,更不敢欺天。” 黄淮面色一沉,道:“你可知依大明律,毁谤圣上,罪当论死。” 程若愚道:“罪民晓得。犯上作乱、口语狂悖者,凌迟处死。凡造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皆斩。 黄淮冷笑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也是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出身,怎么这样糊涂。” 程若愚道:“孝经有云,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若愚自知不忠不孝,还请转奏圣上,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若愚命不足惜,愿将妖歌之意,上达天听,以全我人臣之心。” 黄淮道:“既如此,你便照实讲来。” 程若愚拜了一拜,道:“罪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