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4节 (第2/2页)
得更多,更厉害。 因为相较而言,苏曳这份捷报就太夸张了。 扬州城比六合和新城大得多了,你苏曳一千五百人两个时辰就夺了扬州城? 开什么玩笑? 伯彦也是三天时间,才夺了六合和新城。 尤其是苏曳扬州大捷的后半部分的守城战,就更加过分了。 一万六千发逆攻城,你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就防守成功,还消灭了三四千发逆? 你怎么不上天呢? …… 其实,朝堂文武,大概也是这个想法。 只不过,倭仁没有回来,大家是不会主动说出口的。 倭仁离开扬州后,乘船北上,没有丝毫停留。 甚至下船到了通州后,也顾不上休息,直接回京。 不过等到了外城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按说这个时候,倭仁立刻进攻面圣,先把自己的调查结果私下告诉皇帝。 但是,思考再三后! 倭仁放弃了这个念头,而是选择在外城住了下来。 “大人,皇上应该等着呢,非常心切的,您不赶紧进宫面圣吗?您的调查结果,应该会让皇上高兴的。”钦差卫队队长道。 在他的思维中,一切让皇帝高兴为准。 只要皇帝高兴,倭仁就立下功劳了。 但是倭仁觉得,他不能提前去见皇帝,这样会有密室相谋的嫌疑,甚至有皇帝私下授意倭仁怎么说的嫌疑。 如此一来,明明非常公平公正的调查结果,就显得不那么公正了。 他决定等到明日早朝的时候,直接进宫。 在朝会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 如此,才显得权威。 皇帝事先都不知道,直接将这件事情盖棺定论。 当然这样一来,会让皇帝不高兴的。 皇帝会想,倭仁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调查结果出来之后,也不先向朕汇报? 万一出现什么离奇的结果,会损害朝廷威严,我们君臣也可以先商量一下,再往外公告,如此还能修复一二。 而倭仁要避免的,就是出现这样的局面。 至于会让皇帝不高兴,那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 次日朝会! 依旧是商议江南大营的事情,但是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没有得到一个结果。 因为这是要视发逆的行为而定的。 发逆大军是会再攻打江北大营,再攻打扬州? 又或者是发逆会趁机南下,去攻打苏南?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大家心思都不在上面,都等着倭仁回来呢。 伯彦和苏曳两人,虚报战功应该是肯定的了。 关键是虚报到何等程度? 一旦查清虚报了战功了,要不要惩处,如何惩处?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只有苏曳一个人虚报战功,那没别的,朝堂上的八旗勋贵肯定下死手。 但偏偏还绑上了一个伯彦,那就没法了。 两人都虚报了战功,那惩罚也要一致。 伯彦,你要争气一些啊。 虚报得少一些啊,而且六合和新城也要丢得情有可原啊。 苏曳你这份扬州大捷的战报这么夸张,定然是虚报得更多。 只要确定苏曳虚报得比伯彦更多,那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皇上,派去扬州的钦差倭仁回京,正在宫外侯旨,请求觐见!” 皇帝不由得一愕。 你倭仁什么意思?为何不先私下来见朕,汇报调查结果,反而要在朝会的时候求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