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 第159节 (第2/2页)
把顾倾城当成了铁杆闺蜜。 她想照拂闺蜜,可闺蜜也心疼她。 哎呀,这种双向奔赴的友情,简直太上头了。 明白了顾倾城的心意,崔太太还是担心自家闺蜜吃亏。 好说歹说,她与顾倾城的分成最终按照七三分。 崔太太占大头,顾倾城跟着喝汤顺便还能吃口肉。 双方都欢喜,唯一失落的就是赵青云—— 说好的顶梁柱呢? 亲娘跟县尊太太成了“姐妹”,开了那么大的一个医馆,还有了招牌产品,只一个月的功夫就赚得盆满钵满。 赵青云拿着制冰的方子,想办法去府城买了,果然得了二百两银子。 但,这二百两,跟亲娘每年从药铺分得的红利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啊。 更不用说,在钱氏的骗局中,亲娘非但没有被骗,还白得了一百二十两的“补偿”。 家里非但没有了银钱危机,反而变得十分宽裕。 还有崔太太给赵青云、赵青松小哥俩的见面礼,居然也都是各种花样的银稞子。 将几个银稞子加起来,称了称,好家伙,足足十两呢。 一个月后,亲娘收到了药铺的第一笔分红。 按理说刚开业的铺子,都几个月都是在回本。 但药铺的生意太好了,特别是两种成药,简直火爆整个县城。 不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收回了本钱,还小有盈余。 崔太太非常高兴,就提前按照比例分了红。 给到顾倾城手里的也不算太多,只有不到五十两。 赵家老宅的人:……赵青云,你个臭小子,你自己听听你说的这都是什么话? 五十两还不算多? 我们全家几个房头的家底加起来,都没有五十两啊。 否则,他们这一家老小的,也不会轮着班儿的去给顾氏母子当牛做马! 五十两对于寻常的乡下人家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而对于县城最大的、最能赚钱的药铺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当然,别看赵青云说得云澹风轻,但第一个月就收到了将近五十两银子的分红,他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因为,他默默的算了算—— 亲娘手里应该有二百四十两,他们小哥俩有十两,如今再加上这笔分红。 就能凑够三百两了。 而亲爹心心念念的那套两层院子,售价就是三百两。 亲爹为了凑钱,最终出了意外。 这件事深深印刻在赵青云的心底。 他对那套院子,似乎也有了执念。 不过,现在赵家“当家做主”的是母亲,赵青云一个“小孩子”随意对着家里的大事指手画脚,并不合适。 这天,赵青云的私塾休沐,他便自己在书房读书、练字。 赵青松呢,则在院子里扎马步。 这孩子不爱读书,也不太爱练武。 他就喜欢钱,一门心思的想要做生意。 顾倾城却告诉他:“二郎,你当出去行商只靠脑子和嘴巴就可以吗?” “不成!还要身体健壮,能打能跑!” “你来想想,万一你去外地做生意,半路上遇到了山匪、马贼,你若不够强壮,别说保住自己的财货了,就是逃命都难啊!” “你呀,还是先锻炼好身体吧。” 赵青松也才六岁大。 小小一个孩童,被亲娘一通忽悠,竟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对,想做生意,先练武。 这样以后去外面进货的时候,也不至于被贼人所害。 赵青云:……虽然知道亲娘没有那么高的智商,她估计是被市井的一些杀人越货的奇闻给吓到了,才会劝说小儿子练武。 但,看到一脸天真的亲娘,哄着同样懵懂的二弟,他莫名觉得有意思。 这些都是他的家人,是他的责任,却不再是负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