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收获 (第3/4页)
梁士诒闻言大惊失色,惊愕的站了起来,慌忙劝道。 段祺瑞也是大惊失色,连忙跟着站了起来,张口也准备劝。 “坐,都坐。。。” 袁世凯晒然一笑,抬手招呼着两个大惊失色的下属。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北洋最起码的体面还是要保全的,莫要叫世人笑话我们北洋黔驴技穷。杏城在芜湖也有些日子了,估计等咱们退出湖北,他胡孝廉也该见见面了。再给杏城去封电报,拉拢不成,至少也要请他胡孝廉安稳一阵。” 老袁眉头紧锁,咬着牙说道。 等段祺瑞、梁士诒满腹心思的告辞离开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杨度留了下来。 “大人,昔日朱津田曾言此子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上马可掌三军,下马可办实业,但也是一代枭雄。今日观之,大善!可惜了,不是我北洋之人。” 杨度收敛起玩世不恭的笑容,没有称呼袁世凯的表字,而是正色的起身行礼道。 “晢子,不必如此,坐下说,坐下说。” 拍了拍锃光瓦亮的大脑袋,老袁苦笑着招呼道。 “滚刀肉一块,煮不熟、咬不烂,今后咱们北洋最大的敌手必定是此人!津田兄,你失策了。失手培养出如此枭雄。。。。。。” 老袁意兴阑珊的头痛道。 “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生子当如胡孝廉。可惜了,如此干才,不入我北洋之幕。” 边上的杨度也总结似得叹息道。 如果这时候胡大帅在这里,一定会鄙夷的比划着中指。 哼,叫我入幕北洋,傻子才干!进去也是被吞掉的命! 这边北洋头疼不已的时候,担任南京卫戍司令的徐绍贞也同样的在头痛。刚才在会议上,提前从欧洲赶回来的孙大炮。算是给南京临时政府下一步的行动定下了基调。握紧双拳、郁郁不安的徐绍贞散了会后拒绝了会餐邀请,直接回了自己的司令部。一回来,就被一群亲信给围住了。 “司令,学生都罢课示威游行了,咱们是不是也该表示一下?胡大帅此举着实漂亮,大涨我国人志气!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和不不青山。吾辈军人高举义旗为的就是救国救亡,为了民族富强和国家独立。倒在抗击外辱的战场上,死得其所,此生无憾!” 第九镇时期的老部下,沈同武激动的请示道。 他是光复会的出身,一直以来就对同盟会不感冒。在南京临时政府的这段日子。所见所闻让他早就有了离开的心思。和光复会的大佬陶成章一样,沈同武也不屑于和大烟将军陈其美之流为伍。 “司令,会上怎么说?别的不说,咱们江苏民军两个师没有一个是孬种!卑职请求率兵前往武昌,为国而战。总好过为个人私利而战。” 林淮川也慷慨激昂的凑了上来,打听道。 “是啊。司令,您就说句话吧。” 身后,一干慕名而来的各级居官纷纷摩拳擦掌,附和道。 江苏民军的这两个师团,兵源都来自于南京本地和江淮一代。大多数都是目睹过安徽军风采的,南京繁华之地,安徽军入城后为了不扰民居然集体睡在大街上。驻扎期间,买卖公正,不干任何白吃白拿的事情,对比一下现在南京临时政府麾下的那些军队,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安徽军独特的军服和优厚的待遇也让这些基层官兵心动不已。 “还能怎么说,孙先生亲自拍板,发电安抚,希望以和谈大局为重,切勿擅启兵锋。” 徐绍贞苦笑着回答道。 联想起通电上改安徽革命军为国防军的内容,徐绍贞也忍不住一阵黯然。这个小老弟还真的是敢想敢做,国防军卫的是国,这不是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抓到把柄吗。 话音刚落,“嗡”的一下,整个司令部立马炸窝了。 “孙先生怎么可以这样?!” “英人蛮狠,粗暴干涉我内政,我们这些军人穿着军装,奋起反抗保家卫国,或者又有什么意思?!” “娘的,当初胡大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