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57节 (第2/2页)
这还没算军队当中这些人的士兵狗腿子。 皇城司监狱人满为患,不得不借用开封府的监狱,才把这些人给关押了进去。 到七月十七日。 这场风波过去了差不多二十天的时间。 各地大部分奉使调查兵籍的使者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任务。 除了南方一些偏远地方的厢军以外,其余奉使都已经把情况写成奏折,交回了兵部。 富弼把数据进行统筹了一下,汇总又重新写成了奏折交到了政制院。 下午崇政殿。 七月初,正是初秋时节,但温度却没有降下来。 所谓秋老虎,便是说秋天剧烈升高的气温像老虎一样猛烈。 阳光炽热,骄阳似火,每个人都穿着清凉的丝绸短衣,有点像后世那种丝绸唐装。 赵祯和赵骏则干脆穿着t恤和大裤衩。 说起来赵骏也是四月份去的四川,当时眼看就要夏天了,因此行李箱带的衣服基本上都是t恤、亚麻长裤、沙滩裤以及马裤之类。 八年过去,这些衣服倒是没怎么穿过了,因为怕磨损,只能珍藏起来留个念想,所以现在穿的都是自己设计。 下午正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阳光透过纸窗透进来,照得整个崇政殿异常光明。 大家还是老样子。 赵祯坐在书桌后面,正对着书桌两侧各摆着六张椅子。 赵骏坐在赵祯的左手边下方第一个座位,他的对面则是吕夷简,旁边是王曾和范仲淹。 此刻赵祯的桌案上摆着今天上午富弼送到政制院的劄子。 “兵籍一百二十五万九千,我以为吃空饷有个二十万差不多了,没想到啊没想到。” 赵骏摇摇头,竖起四根手指头道:“四十万啊,三分之一啊,现在禁军数量才六十多万,厢军才二十多万,空额差这么大!” 吕夷简叹道:“这就意味着每年高达五六千万万的军费开支,除了用于器械、装备以及粮食补给以外,光俸禄这一块,将门勋贵们每年要从军队吃将近一千万贯的军饷,真是触目惊心。” “是啊,以前我们估算五六百万贯差不多了,以为将门勋贵们不至于太过分。因此为了安抚他们,对他们做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万万没想到啊。” “果然,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查才能搞明白,不然永远都是被蒙在鼓里。” “终究是从前我们对他们太纵容所致,若是严查兵籍,每年惩罚一批过火的将门勋贵,他们也不至于如此。” 众人也是没想到军队糜烂到这个地步,纷纷感叹不已。 仁宗时期上等禁军实发到手的钱是每月一贯,一年十二贯。但这是纯工资,还有各类补贴、津职、粮食、薪柴、布匹之类。 加起来上等禁军一年约五十贯,中等一年大概三十贯,下等和厢军一年在二十到十贯之间。 除了下等禁军和厢军待遇差点,中上等禁军的待遇都不错。 即便是取平均值,约四十万空额,几乎每年朝廷有差不多一千万贯的财政被各大将门勋贵瓜分,每家每年能分到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这还没算上贪墨军械、倒卖物资、吃的剩员等等。 若是全算上,恐怕大宋每年五六千万贯军费,至少三分之一落入他们手中。 难怪赵骏给出了条件他们没答应。 毕竟除了他们干了不少违法的事情怕查出来以外,相比于去海外经商可能有风险的情况,又怎么比得了这样每年几十万贯稳赚不赔的固定收益呢? “唉,以前碍于皆是太祖太宗对将门勋贵们的赏赐,朕和父皇都没有插手过军队的事情,结果谁能想到……” 赵祯颇为自责,苦笑着摇摇头。 赵骏说道:“还好也算是查出来了,而且在宋夏和宋辽战争中,我们依靠火器取胜,否则的话,要是没把火器搞出来,后果不堪设想,怕是老范去都未必能胜。” 范仲淹沉声道:“现在也不晚,若是之前就开始这样,怕是即便有火器,也难以抵挡辽夏一起进攻,如今这样,已是最好的结果。” “嗯。” 赵骏点点头,然后看向赵祯道:“老哥看到没,你这仁宗盛世底下,藏着多少污秽。” 先是无忧洞、鬼樊楼等黑恶势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