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41节 (第2/3页)
所以在有部分支持者的情况下,众人还是愿意跟着赵骏走。 接着大家就又说了一下去年的收获总结以及今年的规划方向。 等到上午巳时初,也就是早上9点多钟才散会。 赵骏今天没有在政制院办公,他去年规划了不少事情,但主要还是为了解决三冗之弊,做了不少前期的处理工作。 比如加大监管和调查,组织生产建设,继续开拓水利设施,在汴梁周围以及河南地区,把原来无法利用的荒地修出水渠,多开发出了约八十多万亩农田。 宋真宗到宋仁宗时期耕地是爆发式增长时期,从宋初2.9亿亩,到宋仁宗初期有4.6亿亩,只是到宋仁宗晚期,又忽然下降到2.3亿亩。 这里面自然是因为大量的土地兼并,地主和有地官吏隐瞒田地少纳赋税导致。 现在其实土地兼并也严重,但朝廷在扼制这种现象,规模没有继续扩大。而且随着地方官府截留了部分税务,地方官府就能开拓水利设施,增加田亩数量。 因此这个时候正处于全国建设时期,每年的增长还是非常不错,光去年全国就增加了九百多万亩,有望在未来二十年内,达到北宋巅峰时期7.2亿亩的农田数量,让生产力爆发式增长。 眼看现在形势一片大好,赵骏自然也要着手准备完成三冗问题,他打算今年二月份就让老范主持改革三冗问题的新政。 这样从庆历元年开始,第一轮吏治,第二轮休养生息,第三轮革除弊病。 三轮新政。 整个大宋都会变得健康向上起来。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安抚既得利益群体的将门勋贵集团了。 所以上午他就让曹修去通知各大将门勋贵,以赵祯的名义,邀请大家一起中午吃个饭,商讨一下这个问题。 赵骏就没有在政制院办公,大概十点左右,他去了崇政殿,和赵祯谈了一下会上要说的事情。 这次也算是另类的一种杯酒释兵权,和他们好好谈一下,能和平解决问题最好。 等商量好了细节之后,到晌午时分,各路被当做猪一样养的将门勋贵纷纷拖家带口,被皇帝以宴会的名义召进宫中,参与会议。 第267章 还请缓缓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是赵骏来大宋的第八个年头,也是即将满30岁的时候。 此时大宋经过八年的恢复,从上到下,不管是从制度还是发展方向,都已经极大改善,诸多弊端渐渐被消除,国家整体趋于向上趋势。 然而三冗问题依旧是大宋内部最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冗军,常年四五千万贯的军费开支,严重拖垮了大宋的财政。 为此,赵骏殚精竭虑,制定诸多计划,一面开垦新的土地、做开渠修河等工程,用来安置士兵。一面成立国有商行,给将门勋贵股份,以此消除他们的不满。 正常情况下,想来大概也能把他们安抚下来。 抱着这样的想法,赵骏在几个月内,帮助曹家顺利完成了过渡,让曹琮家族交出了空饷名额,并且把下面的武器制造工坊完成了转型,赚得盆满钵满。 一月十日晌午时分,赵骏和赵祯在崇政殿商议着如何处理将门勋贵的事情,刚刚赵祯又给了赵骏另外一条思路。 因为赵祯在看另外一本历史小说的时候,居然找到了水泥的配方。 “没想到水泥制造居然这么简单,看来很多技术就是一个灵感咋现,说穿了就一毛不值,有了这东西,修城墙、修公路,那不是轻轻松松?” 赵骏听到赵祯把配方告诉他,颇为惊讶。 他在后世一些工地上倒也看过,工人自己就能把水泥造出来,用袋子里的灰加点水搅拌搅拌就糊上去了,但那灰是什么玩意儿他又不知道。 现在才明白那就是水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