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37节 (第2/3页)

公里,能安全回来也是值得了。

    “如今我大宋总算是走上正轨了,多年努力,亦是有了回报。”

    赵祯感叹了一句,随后又看向赵骏,满怀真情说道:“这一切都是大孙的功劳啊。”

    刚刚陈海忠向他们汇报了这次具体收获,除了各类瓜果蔬菜农作物种子品类数十种,每种数吨以外,还有大量金银、皮货、铜矿等等。

    在船上的时候就已经粗略估计,金子有八千多宋斤,白银十多万宋斤,合计约75吨,价值三百多万两银子。

    这还没算铜矿。

    也就是陈海忠他们只是在沿岸探索,没有深入。不然据他们自己说,那边的金银等物品到处都是,继续深入贸易的话,收获绝对不止这一点。

    事实上赵骏也相信他的话。

    因为根据后世经济学家以及历史学家论证,1492年—1803年间,三百年的时间里,北美被欧洲殖民者掠夺走了大概16万吨金银,平均每年要被夺走500多吨。

    而且当时北美原住民并不拿金银当作货币,而是拿贝克珠和毛皮当作货币,金银对于他们来说,往往就是制造艺术品的道具。

    所以此时的北美可以说是一片蓝海,在没有欧洲殖民者们可持续性竭泽而渔之前,金银不能说是堆积如山吧,那也能算得上是随处可见,被土著当作石头一样乱扔。

    这种情况下,一支数千人的大船队,带着无数货物过来与北美原住民交易他们所需要的粮食、酒、衣物等生活必需品,那自然是从者云集。

    大量的土著带着他们不需要的金银珠宝过来换取食物和生活用品,陈海忠等人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利润何止百倍。

    虽说五年时间,只带回来三百多万两银子,他们付出的成本都有一百多万贯了。

    但这第一桶金最宝贵的可不是这些金银财富。

    而是种子。

    有了这些种子,大宋的生产力将再提升一个台阶,加上占城稻的帮助,至少在人口突破三四亿之前,百姓都不会饿肚子了。

    “我只是指导了发展的方向,也是遵循了历史的规律,真正的功劳还是要靠老哥的英明领导。”

    赵骏笑着说道。

    “哦?朕真的有那么大功劳吗?”

    赵祯睁大了眼睛。

    “那自然是。”

    赵骏毫不脸红地道:“老哥想想,当初我多年少轻狂,怼天怼地。换一个皇帝早把我砍了,也就只有老哥你有容人的雅量,才能换来今天大宋的强盛。”

    “哈哈哈哈哈,朕哪有这么好,其实还是咱们祖孙同心,其利断金。”

    赵祯笑得合不拢嘴,当年他受了多少辱骂,受了多少委屈,最近两年总算是挽回来了。

    真是不容易啊。

    而赵骏也只是看着他笑,早就没了当初的年轻气盛,一言不合指着他们鼻子骂的坏脾气。

    随着年龄越大,加上进入社会和官场,慢慢也学会了很多东西。

    他在吕夷简身上学到了阴谋诡计,在王曾和晏殊身上学到了足智多谋,在盛度和王随身上学到了中庸之道,也在很多向他溜须拍马的人身上学到了奉承和吹捧。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嗤之以鼻,对阴谋诡计与阿谀奉承充满唾弃,但现在遇到这样一位优秀老师的时候,他只会拿出笔来记下。

    很多时候冲劲要有,但必须用对地方,若是一味就知道蛮干,其实很多事情就一定成不了。

    所以该拐弯拐弯,该好好说话就好好说话,也要有自己的衡量。

    见到他们祖孙又开始互相吹捧起来,众人又是感觉到一阵恶寒,晏殊连忙打断道:“对了汉龙,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政制院是不是应该有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