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51节 (第2/3页)

对他所作所为感触不是很深,淮南各地受他恩惠的百姓不可能过来。

    但现在是在潭州施恩,这些日子赵骏做的事情潭州百姓都看在眼里,因此得知赵骏离开,不可能不来相送。

    “知院,开船吗?”

    旁边的江大郎问道。

    赵骏见到百姓已经蜂拥而至,很多人都已经跑到了码头边,便苦笑道:“若是直接离去,伤了百姓的心,就先在这留一会儿,跟百姓道个别吧。”

    “是。”

    江大郎就命令先不开船。

    片刻功夫,码头上就已经是人山人海,岸边无数百姓伸出自己的双手向赵骏挥舞。

    有人高声喊道:“知院,再多留几日吧,潭州百姓还未谢过知院。”

    “知院,你是我全家的救命恩人,还请知院受我一礼。”

    有人跪在地上磕头。

    “知院,此去一别,还请珍重。”

    有人放声哭喊。

    “知院!”

    还有人干脆不知道说点什么,只知道呼喊赵骏的职务。

    更多的人则是举起双手叫喊着什么。

    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充斥四周,将整个码头仿佛都要被这样的声音给淹没。

    赵骏只能站在船头不断招手,喊着:“回去吧,乡亲们,都回去吧。”

    没有人走。

    有人脱帽致敬,有人跪地哭喊,还有人拼命踮起脚尖,拍着船体,想与他拉拉手。

    眼看越来越多的人向着码头聚集,赵骏怕出现踩踏事故,只好说道:“开船,再这样下去就要出事了。”

    船只便徐徐启动起来,百姓们更加狂热,不断高呼。

    随着大船缓缓驶离港口,人群很远的方向,因消息得知的太晚,姗姗来迟的秦三娘,拖着大儿子,背着小儿子,红着眼睛,向赵骏离去的方向微微欠身。

    周武跑得浑身是汗,眼见来晚了一步,当时就嚎啕大哭,嘴里喃喃着为什么自己不能再跑快一点,这样就能赶上知院离开了。

    不止是他们,很多人都是如此。

    人群当中县衙和州衙的属吏记录下这个场景。

    万人相送,呼声如雷,百姓们纷纷脱帽致礼,一个个泪流满面。

    而且还依旧有不断的人过来,来送赵骏的百姓从西城门排队排到了南城门大街,一眼望不到尽头。

    很多人见到他在船上看着下方码头,都拼命挥手致意,更多的人无不哭泣哀嚎,希望知院不要离开他们,希望知院能够一路顺风。

    赵骏站在船头,看着越来越远去的这一幕,不由得感慨。

    原来这不是只出现在后世人民拥戴解放军的场景,在古代也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似乎想想,百姓最能知道谁对他们好。

    谁最爱人民,人民也最爱他。

    比如范仲淹治理西北的时候,善待当地百姓,他离去的时候不仅当地汉人,连本地羌氐之类的少数民族都希望他别走。

    他死的时候,当地羌人得知消息,更是“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还有包拯仅仅只担任过一两年的开封知府,为什么这么有名?

    还不是因为他能够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做事。

    赵骏的善举可以说是活人无数,殚精竭虑地四处巡视灾区,慰问百姓,肉眼可见的憔悴,亦是被百姓们看在眼里。

    因此他得到了潭州百姓的拥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甚至在他走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