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7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76节 (第2/3页)

出自政制院,枢密院、三司也应该有人入政制院才行。”

    “不行。”

    赵祯毫不犹豫地拒绝。

    “为何?”

    夏竦不解道:“政制院也应该由在多政司任职过的人入内才行,若让没有这方面经历的人入内,岂不是会出现乱政?臣以为增大政制院人选,并不是坏事。”

    “不错,臣也以为应该增大政制院名额。宰相们虽定国家大计,然三司和枢密院之事,终究是由三司使和枢密使裁定,宰相并不一定都清楚。”

    三司使程琳见夏竦居然率先提了他一直想提的事情,就也果断开口说道:“若有三司的人进入其中,自然也能够为政制院献策献力。”

    枢密使张耆冷眼旁观,他是真宗朝老臣,也是武将出身,同时早年傍上过刘娥的大腿,一直不受文官集团待见,这个枢密使在枢密院基本上就是名存实亡。

    枢密院真正的掌权者是同知枢密院郑戬、同知枢密院事李谘以及签书枢密院事陈尧佐。他与枢密副使王德用是边缘人物,自然不会轻易发言。

    只是没想到赵祯毫不犹豫地回绝道:“政制院人员名额裁定,在当中诸卿未曾退离之前,不会产生人员变化。”

    众人心中一惊。

    夏竦和程琳稍微思索了一下,便默默退去。

    显然他们也明白了赵祯的意思。

    也就是说,政制院这些人是恒定的,除非吕夷简他们有人退休,否则就会一直干下去。

    今天试探到了足够的信息,也够让他们回去消化一下了。

    至于他们是老老实实等待吕夷简他们退后,又或者想什么歪主意,弹劾吕夷简他们,想把他们搞下去自己上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而这边吕夷简、王曾等人互相对视一眼,心道以为夏竦是想搞事,没想到这厮是想试探一下怎么进政制院。

    只是夏竦绝对想不到,进政制院的条件可不是宰相,而是必须是赵骏的知情人才行。

    如果你不是知情人,谁来都没用。

    你是知情人,哪怕是王随这样碌碌无为,历史上早就被韩琦弹劾下去的宰相,也能稳如泰山。

    所以进政制院这件事,还真跟能力与官场斗争无关,全看赵骏穿越的时间。

    早朝又聊了其它国事。

    等到上午七点多钟就退朝了,以前各部门的政务都是在早朝上汇报给皇帝,然后与宰相们一起处理,所以早朝耽误的时间多。

    但现在政务全都交到政制院,早朝只讨论全国各地发生的事情,没有以前那多事,反倒是下朝快了许多。

    赵骏他们并未去政制院,而是去了崇德殿。

    如今随着政制院的成立,早朝这种大会更偏向于集合全国政务信息,而具体解决方式,则是政制院开小会。

    今天开小会还是要进行具体事务讨论。

    崇德殿内,赵祯的后殿书房当中,这里有点像是清朝的尚书房,赵祯的桌案靠窗,周围摆了很多书架以及劄子,是平时赵祯看书或者处理政务的地方。

    书桌前三足香炉中散发出淡淡的檀香,左右两侧各摆上了几张太师椅,赵骏等人进来后先向赵祯行礼,随后才得到赵祯允许坐下。

    “大孙,这次听说你解救出了上万百姓,此事你做得很好啊。”

    赵祯等众人坐好之后,才说道:“只是范卿说的也是,虽然此次突袭无忧洞鬼樊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善后处理该怎么办?”

    赵骏早就想好了对策,回答道:“善后处于主要有三点,一是受害者安置,二是地下黑恶势力残余清除,三是在把地下剿灭干净之后,又该如何杜绝地下势力再次衍生。”

    “大孙早就想法?”

    赵祯问。

    “嗯。”

    赵骏说道:“受害者处置方面,先替他们寻找家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