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52节 (第2/2页)
候我给公子送过去。” “就送到皇城司吧。” 赵骏随口道。 “皇城司?” 孟承起以为自己听错了,诧异道:“是东华门的皇城司吗?” 现在皇城司已经在城北和城南开了两家分店,一个北镇抚司一个南镇抚司,所以他才这么问。 赵骏点点头道:“是的。” “额……” 孟承起就有点慌了,哆哆嗦嗦道:“这东华门是皇宫大门,我一个平民百姓,怎么进得去?” “没事,到时候你就说是我让送过来的就行。” 赵骏笑道:“对了孟东家,上次跟你说的事情考虑得怎么样了?我今天跟李相见了一面,他身体不太好,我让他回家休养一段时间,不用上值,到时候你直接去李相府邸找他聊聊,就说是我说的。” 孟承起就更慌了,不自觉低下了头,试探性问道:“不知道赵公子……到底是做什么的?” “哦。” 赵骏想了想道:“上次只是告诉你我叫赵汉龙,倒是忘了跟你说,我叫赵骏,字汉龙,目前是政制院知院兼皇城司知司。” 孟承起:“……” “好了。” 赵骏见印刷坊做得不错,就拍了拍孟承起肩膀道:“下午我还有点事,印刷坊的事情就麻烦给你了。” 孟承起勉强挤出个笑容,态度分明恭敬起来,低眉顺目道:“是是。” “那我就先走了。” 赵骏转过头离开,只留下孟承起在院中呆立。 这位大佬。 真的没有骗他。 说打算改革粮食制度,就要改革啊。 第133章 烧第一把火 翌日,早朝。 赵骏打着哈欠在朝堂上站着。 现在他已经得到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朝堂官员支持。 每日立在百官之首,那些反对者敢怒不敢言,御史们则暗地里调查赵骏的罪证。 只是如今一来赵骏尚未有什么动作,没有触及到这些人的利益。 二来官家和宰相都拥护他,坚决支持他执掌政制院。 在这种情况下反对者们也没有触他的霉头,平日里遇到,亦多皮笑肉不笑地拱手行个礼,做点表面功夫。 赵骏也懒得管这些人。 他是有一部分支持者的,也就是三相三参以及范仲淹那两派人,在朝堂上有人支持,就不怕没人做事。 所以这些人要是听话就行,要是不听话,那就怪不得他了。 很快早朝上完,朝例上赵骏也给李谘请了假,昨天他服药之后,真的感觉身体舒服了许多,现在还是要回家休养一段时间才行。 上午七点多钟,赵骏吃了早餐就到了政制院,盛度迎了上来,对他说道:“汉龙,交子司已经成立了,这是名单。” 赵骏接过名单审查,都是一些在地方当政时对经济颇有建树的官员,因为冗官现象严重,导致官场上经常没有实缺,所以很多有政绩的官员也会无所事事。 在这种情况下授予他们新的差遣显然是件避免人才浪费的好事。 看完了名单,赵骏满意地点点头说道:“甚好,这件事情还需要盛相多费些功夫了。” “都是分内之事。” 盛度说道。 赵骏环顾四周,众人都已经上班,便说道:“开个会吧。” 吕夷简等人就起身来到会议室。 侍从已经泡好了茶,关上门,赵骏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同时谈起今天的会议主题。 “今年的任务是把数据统计好,明年年初就要对各个部门进行改制,如果没有外部干预的话,后年西夏就会进攻大宋,挑起宋夏战争。” 赵骏说道:“所以我们必须在明年之内,将各个原本臃肿的部门进行拆解、分散,然后统一在政制院领导,各司其职。现在各个部门数据统计做得怎么样了?” “已经有约三成部门把数据统计了上来。” 吕夷简说道:“目前还在核查这些部门数据是否属实当中,预计在年底应该能把所有工作做完。” “嗯。” 赵骏环顾众人说道:“数据很重要,这是衡量国家是否在发展的重要标准。以后各个部门要标准化、常规化,不能拖延。之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进行整改,比如制定规章制度,确定考核标准等等,让吴育细心一些,他的统计工作影响的是整个国家的进程。” “嗯,这件事我会嘱托给他。” 王曾说道。 “今天早上范雍派人送了劄子,一月前西夏不满唃厮啰亲宋,被官家授予保顺军节度观察留后,又出兵进攻青塘,为唃厮啰所败。” 王随说道:“唃厮啰虽然击退了赵元昊,但也损失惨重,因此希望我们能支援他一些粮草辎重。” “唃厮啰还是不错,若非他的地盘人少地狭,可能是一代吐蕃雄主。” 赵骏想了想道:“他现在愿意臣服于大宋是因为他深知大宋不会侵吞他的地盘,而西夏会,所以才坚决联宋抗夏,未来如果西夏被消灭,就不一定了。” “你的意思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