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_第77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9节 (第2/3页)

心:“我要去京城找我娘去!”

    “你这小畜生……你不能不管你老子!”

    馒头不管身后季黑脸的骂声,跑了出去。

    可他很快发现自己的想法不切实际,他没有钱,不识字也不认路,要怎么去京师?

    馒头颓丧地在墙根处坐下,狠狠揪着头发,捶了捶自己的头。

    待稍微冷静下来,他告诉自己:“我也是娘的儿子,娘不会不管我的……”

    他要等娘来接他去京师……实在等不到,他再想办法进京!

    一名穿着粗布衣衫,仪态样貌却是不俗的少年人经过此处,看了一眼坐在那里自言自语的男孩,没有过多目光停留。

    少年人走过此处,负手哼着小曲儿,穿过两条巷子,在一座寻常小院前停下,抬脚推开虚掩着的院门。

    不大的院子里放着张藤椅,椅中躺着个胖墩墩的中年男人,正拿蒲扇赶蚊子:“回来得正好,快快生火烹饭去,饿坏为父了!”

    少年人瘪嘴:“您就不能自己动一动手啊,哪儿什么都指望儿子的?我又不是家奴!”

    中年男人摊出一只手:“我倒想买两个家奴呢,银子呢?”

    少年人没与父亲打嘴仗,也没急着去烹饭,而是走近过来,一脸向往低声问:“父亲,我听四处都在议论新帝登极之事呢!听闻京师此时热闹得很,咱们真不去瞧瞧吗?我还想找崔六郎斗蛐蛐呢!”

    “我看你像个蛐蛐。”中年男人看都不看儿子,躺回藤椅里:“咱们连用处都没派上,还敢冒头,上赶着做断头蛐蛐去?”

    李隐败得很突然,她进京也很突然,应该是有人为她做局了……所以,她便没来得及用上他这个废物。

    这也没啥,总也不至于用不上,还特地来杀他,好歹也是本家人呢。

    原来是本家人啊。

    中年男人眯起眼睛,想着当初离开洛阳前,唐醒曾说过,之所以饶他不死有三个原因,但是只与他言明了两个:【节使道,这第三个原因,王爷日后自然会知晓的。】

    听闻她在太原认祖归宗的消息时,他才反应过来这第三个原因。

    因为她是李家人,所以勉强对他网开一面。

    听父亲这样说,少年人李昀叹口气,只好问:“既然用不上咱们……那咱们还留在这淮南道吗?”

    “哪里不是王土?我这人最怕走路了……就窝在这儿一辈子吧,挺好的。”李复摇着蒲扇,做着打算:“既然大赦天下了……等回头便想想法子,看看有没有什么门路,能把你母亲和妹妹也一并捞来此处,到时一家团聚,赁个稍大些的院子,做点儿小本生意。”

    李昀点着头,很赞成,可很快又发觉不对:“可咱们哪有银子?”

    又找门路,又赁大院子,又做生意的?

    李复:“答应了唐家,不就有了?”

    李昀脸色一阵扭曲:“您真要儿子去做唐家的上门婿啊!”

    “上门婿怎么了?往后咱们大盛还能少了上门婿?”李复:“你一人上门,咱们全家都不愁饭吃,再没比这更划算的了。”

    唐家是和州富户,家中仅一独女,比李昀大一岁,这位女郎选婿的眼光很是挑剔毒辣,去年一眼便看中了一身布衣的李昀。

    李昀叫苦不停:“您这是卖儿子啊!”

    李复理所当然:“趁着皮相还新鲜,此时不卖,待日后想卖也没好价钱了!”

    “您这是混淆李家血脉!”

    李复拿蒲扇指天:“那你倒是先问问李家祖宗和当今那位还认不认咱爷俩了!想要安稳活命,越混淆才越好!”

    说罢,拿蒲扇驱打儿子:“少说废话,快快烹饭去!”

    李昀不情不愿地往厨房去,心里还在品咂回味着和崔六郎在洛阳斗蛐蛐吃喝玩乐的美好日子。

    当然,即便他此时当真跑去京师,崔琅也没工夫作陪了。

    新帝登基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