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8节 (第2/3页)
安州刺史曹宏宣谋逆,欲与卞春梁合谋荆州的消息传至京师,朝臣惊怒之余,又因这有惊无险的结果而松了口气。 若果真任由曹宏宣攻去荆州,必当生出大乱……幸而那常岁宁及时阻断了此事的发生。 虽说的确是分内之事,但常岁宁此举,却也让一些平日里质疑她有异心的官员,对自己的质疑产生了一丝质疑。 若此女果真有异心,岂会如此积极地阻止荆州生乱呢? 虽说是不可轻易被表象迷惑,但这表象,却也很值得深思一二。 站在褚太傅身侧的魏叔易,察觉到身侧官员的“反省之心”,微微笑而不语——世人对她总有误解,但又很容易从一种误解,走向另一种误解。 安州递来的急报中,也有着曹宏宣部下的供词。 其中有一句,说明了曹宏宣谋逆的原因,道是“不愿屈于女节度使之下”。 女帝闻之,于心底冷笑出声。 这些人总喜欢打着不满女子的幌子来行事,好似这样便能让他们的私心之举更站得住脚,可偏偏世人就是很受用,因为在大多人看来,这也是一种“为群体尊严利益而战”,足以引起他们的共鸣与感同身受。 可是“不愿屈居”又如何?到最后,不还是只剩下一只愚昧的头颅,被送来京师她这个女子君王面前吗。 果然,让阿尚接任淮南道节使是很正确的决定。 阿尚也果真不曾让她这个母亲失望。 同一日早朝之上,李献让人快马送回的岳州战报也被呈至了女帝面前。 其上言,此番斩杀万余卞军,不日便能收回岳州城。 褚太傅对此嗤之以鼻,那怎不等收回岳州城再报?卡在此时送回这封多余的“捷报”,分明是在掩饰有关荆州之危的失察之嫌。 早朝散后,百官三三两两地结伴离开。 户部尚书湛勉低声喟叹道:“常节使待朝廷,当真一片忠心……” 他之前就觉得,一个处处想着为户部省钱的小姑娘,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 褚太傅没有吭声。 她守着的那是忠心吗?分明是她自己的道心。 师生二人踏上笔直的宫道,正说着话,忽见前方有快马疾奔而来。 湛勉忙护着太傅避至一侧。 那是传送急报的马匹,马上传信的士兵风尘仆仆,面色紧绷,一路疾奔至禁宫门外,遂才弃马疾奔。 “报!” “陇右道急报!” “西北边境,北狄异动!” “北狄铁骑自西部防线犯境,已破伊州!” 圣册帝蓦地从龙椅上起身,立时问:“崔璟何在!” 报信士兵道:“崔大都督率兵自安北都护府赶去驰援,已达玉门关!” 圣册帝微合眼一瞬,慢慢坐了回去,如此便还算及时,至少玉门关尚未失守! 帝王一手紧攥着龙椅上的浮雕,眼底渗出冰冷怒意:“……北狄贼子,亡我大盛之心果然不死!” 第477章 以身入局,续以白昼 北狄非寻常小国可比,占地面积由西到东,几乎绵延占据大盛整面北部国境,也是大盛对外最长的边境防线所在。 赶赴北境后,崔璟一直带兵驻扎于玉门关以东的关内道,安北都护府一带。 若非关内道有崔璟把守震慑,北狄也不会选择从西面陇右道进攻,放弃直入中原的大好机会。 崔璟当初再三上书,提议重修北境边防,因此事所耗数目过于庞大,迟迟方得到朝廷批复准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