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9节 (第1/2页)
是荠菜的声音。 回答她的是郝浣:“是,大人正在车内与魏侍郎说话。” 常岁宁便往车外看了一眼,道:“此事说来话长……看来今日是没机会详说了。” 魏叔易:“……?” 见常岁宁站起身来,他甚至抬手想要将人拦住:“常刺史……” 常岁宁到底还有一丝人性未曾泯灭,大方地道:“你回京后,去问段真宜吧——便同她说,我允许她说出来了,便不算泄露。” 魏叔易绝望的手悬在空中,神情感激又痛苦:“……” 准许他知道,却又不让他立刻知道……这是什么人间酷刑? “魏侍郎走好,恕不远送了。”常岁宁心安理得地下了马车。 魏叔易坐在原处,只觉自己很难走好……如此酷刑加身,回京这一路,他能有几个成眠夜? 他只得长叹一口气,往后靠去,抬起一手拍落在额头上,认栽般喃喃道:“魏子顾……报应啊。” 常岁宁神清气爽地离去,见荠菜迎上来,便问:“何事?” 荠菜:“有人想见大人。” 常岁宁抬眉,今日怎这么多人想见她? 这次想见她的人,是石满。 石满是托关系——也就是石老夫人,同荠菜打了商量,才将话传到了常岁宁耳中。 石满及那几名部将,仍被拘禁在那座帐内,他们不得擅自外出,所以石满只能请常岁宁过来。 石满是私下托了母亲,其他几名部将尚不知情,此刻见常岁宁进来,表情多是意外不解。 “是我请了常刺史前来。”石满行礼罢,侧身道:“常刺史请坐下说话吧。” 常岁宁点头,在石满所示意的位置上盘腿坐下,见石满站着未动,便道:“石将军也请坐吧。” 石满犹豫一瞬,为了方便说话,才与常岁宁对面而坐。 其他几名部将暗暗交换罢眼神,或坐或立,都没有多嘴说话,只凝神等待上首那二人开口。 第443章 当执利剑伐道 “今日才算真正见到常刺史真容。”石满拿微沙哑的的声音道:“常刺史比石某想象中更加年少。” 常岁宁一笑,礼尚往来般道:“石将军也比我想象中更有决断。” 此话未否认她之前探听过石满的性情作风,连人家老娘都绑来了,也没什么可否认的了。 石满垂眸一瞬,才道:“有常刺史和崔大都督二位将才在此,石某此番输得必然,也输得心服口服。” 常岁宁:“石将军悬崖勒马,与玄策军一同平定了康定山之乱,驱逐靺鞨,何谈败字,是大胜才对。” 石满怔然了一下,惭愧一笑:“此事说到底还要多谢常刺史,予我等一线生机。” 常岁宁只道:“机缘巧合而已,石将军不必言谢。” “纵是机缘,却也是出自常刺史之手。”石满坚持道:“结果如此,我等因此得以活命是真,理应道谢。” 常岁宁便也不再“推搪”这份谢意。 她值不值得谢,相信石满心中自有判断,且今日对方主动请她前来,显然不只是为了闲谈这么简单。 亏欠与谢意,可以快速拉近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答谢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条很好用的交际桥梁。 况且,纵然今日石满不曾相请,常岁宁本也打算找机会见他一面的。 见石满如此,那几名部将,便也跟着向常岁宁道谢。 如此一番下来,双方之间的生疏之感便淡了许多。 常岁宁适时问道:“不知石将军之后是何打算?” 此言听似闲谈,却是正题的开始。 常岁宁问话间,视线有一刻落在了石满那只断手之上。 石满也看向自己的手,道:“即便天子还愿重用石某,石某却也无法胜任了,届时旨意下达,唯有以伤残为由敬谢拒之……” 总之,他不能再留在军中任职了。 他与康定山共同起事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及时回头,功过相抵,帝王心中的刺却不会真正拔除……倘若他继续在军中担职,待新的节度使上任,等着他的会是什么,并不难预料。 所以,他失去这只手,既是意外,也是必然。 若果真一反到底,也就罢了。既然回了头,就不得不为日后打算了。 继续说起日后,石满的声音低缓:“再之后,或与老母儿女一同返归乡下田园,聊以度日。” 他口中这样说着,眼底却有一丝茫然。 常岁宁将他的眼神看在眼中,道:“石将军在关东之地立足多年,府中家眷只怕不易适应田园生活。落魄归乡,非议必不会少,当下战祸四起,世风日下,人心不乏恶念驱使,而石将军行军多年,应当不缺旧敌。” 石满显然也想到过这些,此刻沉默不语。 常岁宁道:“石将军若想真正避祸,除非藏身山林之中,带家人就此避世——只是如此一来,石将军甘心吗?” 甘心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