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9节 (第2/2页)
得知郑潮此次祈福之举,远比他想象中来得更疯癫。 趁着雨势稍小,许多得了郑家救济的百姓,自发去往郑潮祈福之处,前去拜谢。 高高的祭台之上,看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朝着此处而来,与十数位僧人一同盘坐诵经的郑潮,缓缓站起了身来。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行至祭台前侧,高声道:“诸位或不识,我乃荥阳郑氏长房嫡出,郑氏前任家主郑潮郑观沧——今日郑某在此祈福,是为表郑家之罪业,以求上天神佛宽恕!” 四下闻言立时嘈杂起来,皆不解其意。 “此次中原河洛之地遭遇天灾,皆为郑家之过!”那道人影双眸泛红,浑身早已湿透:“郑家罪业深重,勾结徐贼,触怒上苍,罪不可恕!” 此言坠地,百姓间顿时哗然。 这位郑家前任家主……竟是当众替郑家认罪了?! 洛阳士族之事早已传开,也有人暗中道,下一个便会轮到荥阳郑家,但郑家乃中原士族之首,树大根深,结果如何谁也无法预料…… 可此刻,郑家大老爷却当众认罪了! 四处因此炸开了锅,消息很快传开,越来越多的百姓向祭台处围涌而来。 郑潮的疯癫之举也传到郑济等人耳中。 郑潮这些年来浑噩度日,已同废人无异,突然闹出这么一场,让郑家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听得郑潮竟当众替郑家认罪,族人们纷纷色变:“……尔等为何还不速速将他带回族中!” 却听仆役慌张道,那祭台周围有人暗中把守,个个身手不凡,他们根本无法上前将郑潮带回。 “看来堂兄当真彻底疯了。”郑济站起身来:“我去将他亲自带回。” 此时理应由他这个家主出面,才可稍挽回些局面。 至于其它—— 他方才已得消息,那李献已经率军来了荥阳,此刻,应当已过荥阳城门。 “各位族叔留下,一切依照计划行事。” …… 第302章 必遭天谴 郑济很快赶到了城中祭台处,见到了跪在祭台之上,陈述郑家诸多过错,以求上苍原谅的郑潮。 郑济先令人拿下了郑潮的小厮。 而后,他亲自上了祭台,面向祭台下方拥挤的灾民百姓,再往远处看,还有更多的人在朝着此处汇聚而来。 祭台下方多为灾民,半月余的洪涝冲击之下,他们无家可归,无粮可食,早已无形象仪容可言。 他们此刻仰首看着那位高高在上,衣袍发髻整洁,长衫广袖之人,忽而惊觉,真正意义上经受了这场天灾的,好像不包括这些士族贵人。 那位贵人语气如常,却仍有与生俱来的高人一等之感,好似站在此处与他们说话,已是纡尊降贵。 “吾乃郑氏家主,吾兄自被罢去家主位之后,即因仇视族中而言行失常,常有不符实际之疯言,其今日之言行,各位亦不必当真。” 他并不在乎这些百姓信是不信,他只需给出一句解释,否定郑潮所言,再为其冠上疯癫之名即可。 他走到跪着的郑潮面前,垂眸道:“兄长,族中事忙,不宜再闹,且随我回去吧。” 说着,向郑潮伸出了一只手。 郑潮看着那只格外干净的手,他这些时日随崔璟一同整治堤防,已很久不曾见过这样干净白皙的手掌了。 但这份干净高贵,只是表面,正如他眼中簪花弄墨的上品士族。 郑潮看着那只手,问:“兼之,你可还记得,幼时我们一同读书,所闻所习最多的是什么?” 郑济未语,或者说,他向来不屑理会郑潮。 “是君子之道。”郑潮抓住郑济递来的手,借力有些吃力迟缓地站起身来之后,松开郑济的手,道:“吾等自幼所学,皆为上等君子之道。” “正如你的字,郑济,兼之,取兼济之意,何为兼济,使天下生民万物咸受惠益,是为兼济。”郑潮说话间,看向郑济身后的百姓们,道:“我一直以为这便是真相,只待我等长大成人,即可以所学兼济天下。” “但待我长大之后,他们不知为何却忽然齐齐换了一种说法!”郑潮倍觉荒诞地道:“君子之道不存,唯有利己而已!我再与他们谈君子,他们便当我是疯子!” “这是何故?世间为何会有此等道理!”郑潮的声音越来越高,神情也激动起来,通红的眼睛里藏着痛苦之色:“所谓上品士族,不过是一件看似高洁的外衣,他们自认高洁,高居云端,砍断通往云端之路,云端之下那些受尽不公的寒庶百姓学子,在他们眼中卑贱如蝼蚁,肮脏如污泥,愚昧如牲畜!” 郑济对他的痛苦毫无触动,只是拿帕子擦了擦手指上的脏污,讽刺地弯了一下嘴角:“兄长,这些天真之言,不如随我回去再说吧。” 郑潮后退数步:“如此士族,本不当存世!” 他猛地伸手指向郑济:“但若非是你,它不会以这般方式消失,是你勾结徐正业,是你盲目自大的野心,让郑氏乃至中原全部的士族走上绝路!那些无辜族人,不该为你的错误陪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