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7节 (第2/3页)
拒,县令才又让人另拿了只碗过来,将大碗里的粥倒了一半出去,自己端起倒出来的那碗,让人将剩下的送去给一位受伤不能动弹的书生。 倒出来的多是米汤,剩下的则要稠一些。 荠菜眼看着老县令将那碗米汤喝罢,又去询问受伤百姓用药情况,不禁叹气:“这么下去怎么行啊。” 这且只是一个县,而如今面临同样处境的百姓比比皆是。 坐在一块石头上的常岁宁,下意识地看向荥阳城的方向,眼中有思索之色。 此时,忽有一阵马蹄声踏着积水传来。 常岁宁身后原本在走神的少女身形立即绷紧。 常岁宁只是收回视线,看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她安排了士兵放哨,很快便有人来报:“将军,是崔大都督他们!” 崔璟回来了? 常岁宁立时起身。 崔璟此去查看黄河堤防,已有十日余。 而这十余日间,洛阳城内外已经彻底变了天,不单有天灾,更有人为。 火把映照下,一行人马多着玄衣,披玄甲,气势威严不容侵犯。 为首的青年衣袍半湿,挂着雨珠的脸庞之上眉愈漆黑,轮廓愈清晰深邃。 他此时下马,朝常岁宁大步走来。 常岁宁留意到,他身边多了一个她从未见过的人。 见得那人,那名寸步不敢离开常岁宁的少女,眼神一时有些意外。 第300章 要不要一同试一试? 那是一位四十岁出头的中年男子,藏青色长衫沾满了泥泞,样貌生得周正,但眉眼间似有不得舒展的郁郁之色,有些时日未曾打理的胡须此刻显得有些杂乱,更给他添了几分颓唐消沉之感。 一眼望去,便是个很典型的郁郁不得志的中年文人模样。 “此次正是这位先生随我一同查看黄河堤防,临时疏通各要道。”崔璟从中介绍,却又好像根本没介绍。 他全然未提及对方名姓身份,只称先生。 但崔璟清晰地说明了这位先生此番之功:“黄河各河段年久淤堵,堤防失修,此次若非有先生指点,黄河水此时必然已经漫溢。” 崔璟说话向来不会刻意夸大其词,常岁宁心中肃然起敬,抬手向对方深施一礼,诚挚道:“先生大德。” 这绝非恭维之言。 此次洪灾发展至今,附近各州单是房屋垮塌便有数千所,她亲眼见过太多百姓死伤,农田成为汪洋之惨状。 而若再有黄河决堤之况发生,状况只会更糟糕,或许他们连此时的落脚避难之所都没有机会搭建。 看着那人,荠菜眼中也有敬意,不禁道:“先生此番大功,挽救了不知多少性命,当上表朝廷才是!” 却见那男子无声苦笑了一下,道:“尽人事罢了,黄河堤防弊端久存,上下推诿,一直拖延至今,我此番与令安也只是强行疏通加固一二,现如今能做的都做了,若雨水再不能停,不出五日,该死的人还是得死。” 这丧气之言,让荠菜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了。 “也罢,人活一世,迟早不过是个死字。”男人自顾转了身,蹚过漫过脚踝的积水,往高处走去,边低语道:“兴亡自有定数因果,天要亡之,吾等凡夫又能奈何。” 荠菜张了张嘴,这位先生可真是够消沉的啊,若投去敌军营中,一人或可带垮三军士气,大家丢了刀枪,且抱一块儿哭吧。 崔璟来此的消息并未惊动四下灾民,县上那些官员只当是有人马前来接应宁远将军,不知来人是那位崔大都督。 常岁宁和崔璟走到稍高处,在石头上坐下说话,阿点刚要跟过去,被元祥拉去了一旁说话:“……阿点将军,常娘子身边怎多了个人?” 这纯粹是没话找话,转移阿点的注意力,阿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又有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